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228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an LES prediction of turbulent diffusion flame combustion in a simplified axi-symmetric combustor geometry.The calc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using a well-tested finite volume incompressible LES code which has been modified to handle variable density and reacting flows.The basic mixture fraction conserved scalar method is used with the chemical state relationships described by fast chemistry.The turbulence-chemistry interaction is modelled by a sub-grid PDF method and the PDF is assumed to follow a Beta-function shape.The LES predictions have been time-averaged over 3.5 flow-through times to generate the mean radial profiles of mixture fraction,product mass fraction,temperature,axial velocity and axial rms.The agreement of the LES predicti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good for all the above quantities at four different axial positions with largest differences at the first measurement plane.The LES method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unsteady nature of turbulent diffusion combustion. For turbulent reacting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it was found necessary to use a relax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remove unphysical high-frequency fluctuations and to maintain numeric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2.
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和拉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压浸渗法, 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实验中分别选用了c.p.Mg, AZ31 和AZ91 三种基体材料进行研究. 分别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和界面微区. 结果发现, 随着基体中Al 含量的增加, 界面处的化学反应逐渐加剧, 界面处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导致了不同的界面结合状态和界面结构.采用纯镁基体时, 界面呈现弱结合; 采用AZ31 和AZ91 为基体材料时,界面处出现针状反应产物, 且界面结合都较强.   相似文献   
163.
一种制备C/C复合材料的高效等温ICVI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传统的负压等温化学气相渗透(ICVI)工艺加以改进,在常压条件下以丙烯为气态前驱体,氮气为稀释气体,通过定向扩散和控制滞留时间,经 100h沉积后制备出密度为 1 72g/cm3 的 C/C复合材料。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等温CVI工艺致密化速率较慢的问题,提高了致密化效率,有利于降低C/C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64.
采用熔铝无压浸渗复合工艺在高体份SiCp/Al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同步复合Ti合金零部件(圆柱体),研究了这种跨宏-微观尺度、超混杂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特别是SiCp/Al复合材料与Ti合金零部件之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组织致密,SiC颗粒分布均匀、无偏聚现象。SiCp/Al复合材料与Ti合金之间的界面结合非常紧密,Ti元素向铝合金基体一侧有一定距离的扩散,并且出现了可增强界面结合的连续、无缺陷的界面反应物薄层,SEM和XRD分析表明界面反应产物为Al2Ti,界面剪切强度超过200MPa,完全可以满足在复合材料中的Ti合金零部件处加工装配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5.
针对CH4和中热值合成气的旋流燃烧室进行了PIV测量,获得了不同燃料燃烧对火焰流场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入口条件下,合成气燃烧时的火焰张角略大,回流区宽度和回流强度均高于CH4火焰,燃气流量较低时,合成气火焰的湍流强度更大,燃气流量增大后,CH4的燃烧脉动速度逐渐增大并超过合成气.  相似文献   
166.
研究采用自制钎料加入FGH95高温合金粉末的K403铸造高温合金大间隙钎焊后扩散处理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后进行温度1180℃,32h的扩散处理,钎缝化学成分及组织均匀,钎缝基体组织为γ固溶体,占体积50%~53%的γ′相均匀分布.骨架状硼化物化合物消除,少量小块和粒状碳化物和硼化物分布在晶界上.钎焊接头975℃的持久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7.
Ni_3Al基合金TLP扩散焊接头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Ni3Al基IC10合金孔P扩散焊后接头性能,以及长时间使用后接头性能的变化,分析认为孔P扩散焊接头在高温使用过程中,原子进一步扩散,接头性能变得和基体相同.  相似文献   
168.
采用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工艺对TA17钛合金与0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连接试验.利用液压万能试验机测试了接头拉伸强度,分析了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连接温度为1098K、脉冲最小压力Pmin=8MPa、脉冲最大压力Pmax=50MPa、脉冲次数为20次、脉冲频率为0.5Hz时,加热速度vh=30K/s,冷却温度vc=5K/s,得到最高的接头拉伸强度为293MPa,连接所用的有效时间仅为220s,实现了钛合金与不锈钢的高效良好连接.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接头组成相及断口形貌,接头界面主要存在β-钛、Fe2Ti,FeTi,拉伸试验中β-钛的固溶体承担了主要的拉伸力.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反应扩散偶的方法,研究了Nb元素在a-Ti3 Al中的扩散行为.反应扩散偶经过120 h扩散退火,在高温(1 573 K)下生成了均匀的阶( Ti , Nb)扩散层;低温(1273,1 423 K)下生成不均匀的扩散区,相组成为Ti3Al( Nb) ,β-(Ti , Nb)及Nb2Al.采用Dayananda方法计算了体系的扩散系数,即根据一个扩散偶的浓度分布曲线计算体系的扩散系数.采用平均扩散系数来表征体系的扩散系数,得出扩散模型和相关扩散机理.结果表明:Ti和A1的主扩散系数比Nb的主扩散系数大5个数量级;Ti的主扩散系数是Al的2倍.Nb通过占据Ti的空位进行扩散,Nb的掺入阻碍了Ti元素扩散,从而提高了a-Tip A1体系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0.
采用反应扩散偶的方法,研究了Nb元素在α-Ti3Al中的扩散行为.反应扩散偶经过120 h扩散退火,在高温(1 573 K)下生成了均匀的β-(Ti,Nb)扩散层;低温(1 273,1 423 K)下生成不均匀的扩散区,相组成为Ti3Al(Nb),β-(Ti,Nb)及Nb2Al.采用Dayananda方法计算了体系的扩散系数,即根据一个扩散偶的浓度分布曲线计算体系的扩散系数.采用平均扩散系数来表征体系的扩散系数,得出扩散模型和相关扩散机理.结果表明:Ti和Al的主扩散系数比Nb的主扩散系数大5个数量级;Ti的主扩散系数约是Al的2倍.Nb通过占据Ti的空位进行扩散,Nb的掺入阻碍了Ti元素扩散,从而提高了α-Ti3Al体系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