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航空   484篇
航天技术   136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2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胶层脱胶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热防护系统(TPS)胶接结构局部脱胶失效问题,建立热防护系统胶层脱胶传热二维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热防护结构传热分析和热应力求解.结合具体算例,得出在无外力作用下,当胶层的导热与脱胶后真空缝隙的辐射传热二者的当量热阻相同时,由脱胶产生的热应力不易引起脱胶区域的扩展,所得结论对TPS胶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2.
建立了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缝隙气动热分析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型,将缝隙热流密度分布情况与平板热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缝隙的存在缝隙上端出现了热流峰值,并且缝隙迎风面热流密度大于背风面热流密度,缝隙热流密度主要集中在缝隙上端与缝隙宽度相当的区域内;采用分析获得的缝隙热流密度建立了缝隙热控分析的有限元传热模型,结果表明缝隙气动热和缝隙类空腔辐射会造成机体表面温度的升高,是造成缝隙热短路现象的原因;最后研究了缝隙几何形状(缝隙宽度、缝隙倒圆角以及缝隙台阶)对缝隙热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缝隙宽度增加,机体表面最高温度升高。随缝隙倒圆角半径增加,机体表面最高温度降低。随缝隙台阶高度增加,台阶正差时机体表面最高温度升高,台阶逆差时机体表面最高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803.
碳化硅器件比硅器件具有更低的导通电阻,用其制作直流固态断路器可以大大降低其通态损耗,减轻散热压力。然而相比于硅器件,由于碳化硅器件管芯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其短路能力相对较弱,短路保护要求更高。为确保碳化硅器件安全可靠工作,提高碳化硅基直流固态断路器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了硅基与碳化硅基MOSFET的短路能力,揭示了其器件恶化机理,研究了栅源极电压箝位方法,并结合去饱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源极寄生电感的"软关断"短路保护方法,制作了直流固态断路器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降低功率器件的关断电压应力、抑制短路电流,适合碳化硅基直流固态断路器短路保护。  相似文献   
804.
网络系统“亚健康”状态的性能退化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系统中节点存在正常、亚健康、故障三种状态的情形,研究了网络系统亚健康状态下的性能退化评估方法。依据网络系统亚健康状态的特征及网络系统中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探讨了影响网络系统效能退化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的网络系统亚健康状态的性能退化评估模型,进而预测亚健康网络系统未来可能发生的转化规律。理论分析及试验论证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5.
为了准确描述独立电源系统保护离散事件与连续控制相互作用的混杂行为,提出一种对象混杂Petri网(OHPN)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OHPN航空独立电源保护控制行为的混杂模型。该模型将混杂Petri网的混杂特性描述内置于对象之中,解决了传统混杂Petri网不能同时描述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的问题,增强了模型描述能力,使模型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最后,对某型航空交流电源系统的保护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定义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和分析电源系统保护控制的混杂行为,为系统稳定性和故障预测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6.
动载下热防护系统典型组件防热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定热环境及动态随机载荷条件下,对某航天飞行器大面积热防护系统进行了力热耦合及随机振动分析,得出在该条件下的块间开缝位移.随后建立缝隙内的热传导模型,并依据开缝位移值,分析了它对大面积背温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参数对防热有效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07.
针对SARS-CoV-2疫情,围绕病人和戴防飞沫面罩的健康人面对面呼吸状态下飞沫的流动传播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采用二维非稳态不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描述平均流场,计算区域采用H型结构网格拓扑结构,将多相流的欧拉模型用于描述空气-飞沫流动,湍流脉动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计算获得了呼吸飞沫...  相似文献   
808.
飞行器用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典型非烧蚀热防护材料体系,并根据新型飞行器对于热防护材料的需求,对未来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9.
试验研究了不同管路结构对燃油结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000 K、150 m/s来流条件和400 K、05 m/s燃油条件下,减小弯管角度和突扩管路的突扩尺寸可以降低结焦附着,且在对管路加热的初始阶段中,结焦量随时间增加会出现波动,在加热15 min时管壁结焦量达到最大,壁面上部分结焦的脱落使结焦量降低。随后,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喷嘴和喷嘴帽罩结构对热防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副油路同心布置的喷嘴具有最好的热防护效果,在所试验工况下最高可降低湿壁温度近50%,甚至优于带空气隔热层的模型。而喷嘴帽罩对喷嘴出口油温的降低有限,但减小帽罩与喷嘴体的接触或在接触面处填充低热导率的材料仍是有效的改进措施,可降低出口油温约5 K。研究结果对喷嘴的热防护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10.
针对目标径向运动导致回波在波门内出现距离走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针对径向匀速运动目标回波信号长时间相参积累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时移性质——不同时刻回波频谱相关序列的频率包含了各回波到达的时间延迟,通过修正Rife算法估计此时间延迟,最终确定并补偿各个回波的距离走动分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补偿各回波间的距离走动;信噪比低至-6dB时,算法的性能即可达到最优;补偿后积累信号的信噪比可以达到理想积累情况下的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