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8篇 |
免费 | 1035篇 |
国内免费 | 138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66篇 |
航天技术 | 1176篇 |
综合类 | 571篇 |
航天 | 19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218篇 |
2019年 | 283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315篇 |
2015年 | 293篇 |
2014年 | 430篇 |
2013年 | 335篇 |
2012年 | 438篇 |
2011年 | 465篇 |
2010年 | 348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270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文章描述了一个用于航天器防护结构综合优化的独特方法——几何规划优化技术,以减小暴露于流星体和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环境下的航天器防护结构系统的重量。空间碎片和流星体环境由广义加权目标函数的公式来定义。通过Wilkinson,Burch和Nysmith超高速碰撞预示模型说明几何规划的性能。表明遵循几何规划形式的超高速碰撞模型,可以进行综合非线性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412.
讨论了用现代设计方法学理论确定总线式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方案的方法 ,将现代设计方法学理论应用于结构设计 ,可以使设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使电子设备更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设计周期短 ,生产批量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13.
掠海飞行导弹击水概率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掠海导弹的击水概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均匀设计、Monte—Carlo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击水概率预报公式的仿真方法,并结合某型号的反舰导弹进行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还利用表观频率和表观频谱的概念,建立起飞航导弹的背景干扰——海浪和阵风的数学模型,并用波叠加法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414.
415.
416.
提出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平面机动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将贝塞尔曲线方程与轨道形状方程相结合,利用得到的复合函数作为轨道方程来对机动轨道进行数学描述;通过约束条件获得可行的机动轨道族,由控制点设计给出具体的优化变量,将累积速度增量作为优化指标函数;并利用优化算法完成参数优化,从而得到最优机动轨道。最后针对设计的机动轨道推力峰值较大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分段贝塞尔曲线法,在降低推力峰值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并在平面机动转移轨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梯度下降对自由控制点进行修正,解决了考虑时间约束的平面轨道交会问题。 相似文献
417.
随着多舱段航天器的发展和航天器上供配电设备的增多,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对不同舱段的电源接地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航天器不同舱段的一次母线接地设计方案及实际应用案例,为后续多舱段接地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18.
将空间目标等效为椭球体,在分析椭球体RCS方向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空间目标RCS序列极大值与极小值比值来估计空间目标长短轴比值的方法。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估计出目标长短轴比值。目标长短轴比值反映了目标的形状信息,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有利于后续的空间目标分类与识别。 相似文献
419.
用软件包和FOM方法分别计算了BX1750A芯片在三种太阳同步轨道以及不同宇宙环境下的单粒子翻转率。根据器件及单片机系统在轨单粒子翻转率与“零翻转”可靠度的关系,量化地评估了该芯片及所属系统应用于不同飞行任务时的抗单粒子翻转(SEU)性能。分析结果表明,BX1750A芯片抗单粒子效应的性能较高,可作为低太阳同步轨道3年或5年寿命卫星关键计算机系统的选用芯片。同时为确保系统SEU零失效,有必要采取软件和其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420.
Tether Satellite System Collision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with resident space objects and untrackable debris for the tether component of the 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 (TSS) after it broke away from the Space Shuttle orbiter (mission STS-75) in February 1996. Both an analytical and a numerical approach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se two methods we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loyed tether is expected to have been impacted by several particles 0.1mm or larger in siz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with objects 10cm in size or larger was on the order of 10–3 per month. Since the severed tether reentered within one month after deployment, the collision hazard to other objects while in orbit was small. The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useful for tether collision evaluation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