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On the basis ofa 2D 4-node Mindlin shell element method, a novel self-adapting delamin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delamination damag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In the method, the sublaminate elements are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delamination damage occurs or extends. Thus, the complex process and state of delamination damage can be simulated practically with high efficiency for both analysis and modeling. Based on the self-adapting delamination method, linear dynamic finite element damage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simulate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process of three types of mixed woven composite laminates. Taking the frictional force among sublaminations during delaminating and the transverse normal stress into account,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32.
含初始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含预制分层损伤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利用 3 维逐渐损伤分析方法,建立含预制分层损伤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 1 种含预制分层损伤的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的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层合板的应力进行分析,采用 3 维 Hashin失效判定准则判定单元的损伤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损伤退化方式和材料的最终失效准则,在 ANSYS 软件开发平台上利用 APDL 语言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对 2 种含不同预制分层损伤的层合板计算其压缩剩余强度,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丽滨  龚愉  张建宇 《航空学报》2019,40(1):522509-52250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分层损伤是层合板主要的损伤形式,一直是复合材料力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国内外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层问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介绍了单向复合材料I型、Ⅱ型和I/Ⅱ复合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和原理以及多向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的试验研究。得到了表征和评价分层失效机理和扩展行为的纤维桥接模型、静力分层扩展准则和疲劳分层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采用内聚力模型(CZM)、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和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等先进数值方法模拟分层扩展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扩展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X-cor泡沫夹层结构是一种通过Z-pin技术增强泡沫夹芯的新型高性能夹层结构。在低速冲击下,X-cor夹层结构损伤失效机制复杂,通过在不同能量阶段对X-cor夹层结构失效行为进行分析,讨论Z-pin植入体积分数和泡沫芯材密度对失效行为的影响。低速冲击试样规格为Z-pin直径0.5 mm、植入角度为22°,分别改变泡沫类型和Zpin植入体积分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6 J冲击能量下,冲击能量主要由面板分层承担,相对于未植入Z-pin试样,随着Z-pin植入体积分数的升高,面板分层面积最多减少了45.1%,而泡沫密度对分层面积影响不大;12 J冲击能量下,部分Z-pin发生失效,通过剩余压缩强度比发现,随着Z-pin植入体积分数的增加,剩余压缩强度比先增大后减小,植入体积分数为0.42%时最高,而此时泡沫密度增加,剩余压缩强度比也随之增加;当能量到达18 J时,芯材开始出现剪切裂纹,同时吸收大部分能量,较弱的芯材剩余压缩强度比大,而Z-pin植入体积分数越大,剩余压缩强度比反而越小。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低速冲击模型,并将冲击后的结果直接传递应用于剩余压缩强度模型中,得到的结果比实验值偏高25%~29%。  相似文献   
35.
邹振民  樊蔚勋 《航空学报》1992,13(11):685-688
建立了含穿透脱层的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在承受面内轴向压缩载荷作用时的一维分析模型。在一阶剪切层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一维可动边界变分问题,结合断裂力学知识导出了脱层扩展的能量释放率G及其分量G、G的表达式,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计算,讨论了外载和脱层长度对能量释放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通过试验测定了含脱层的复合材料连接件在常温干燥和高温湿热环境下的挤压强度数值,探讨了含脱层的连接件在不同环境下强度和刚度数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脱层对连接件挤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对孔口局部失稳载荷影响较大;湿热环境使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7.
缝纫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动态有限元素法,计算并研究了缝纫层合板在低速冲击下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缝纫后层间剪切强度的增加是缝纫层合板抗冲击分层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也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8.
采用基于粘聚区模型(CZM)的粘接元方法对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分层扩展研究。在缺少材料层间试验数据的情形下,应用了一种参数估算法确定粘接元的界面强度和刚度,并计算得到了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起始及扩展载荷,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分层位置对分层屈曲载荷、分层起始及扩展载荷的影响,并讨论了铺层角度对分层扩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薄壁零件如汽车覆盖件、机翼、导弹壳体、燃料储箱等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家电、机械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某产品薄壁纯铝碗状壳渐进成型制造工艺的综合分析,阐述了在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加工中,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制造工艺,采用“分层制造”思想,将复杂的三维数字模型沿高度方向分解成一系列等高线层,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渐进塑性成型加工,希望此文对同类型的产品的制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0.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laminates with a deeply embedded circular delamination was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virtual crack closure technique (VCCT) and B-K law were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delamination growth,and the contact of the two substrates was considered.The effect of the delamination size and through-thickness position on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laminates with an artificially embedded circular delamination was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the through-thickness position affects the buckling mode,which then strongly influences delamination growth speed and direction,as well as the dominant component energy release rate (ERR).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