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航空   651篇
航天技术   214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1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调整参数误差对齿面接触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从齿面接触分析(Toothcontactanalysis,TCA)内含的啮合信息分析机床调整参数误差对齿面接触质量的影响,研究机床调整参数误差与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之间的关联规律.以SGM(螺旋锥齿轮,大轮展成法,小轮变性法加工)调整卡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到各个调整参数误差引起的齿面接触质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对齿面接触质量有较大影响的机床调整参数.   相似文献   
992.
涡轮冷却叶片热-固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孙杰  宋迎东  孙志刚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2):2162-2169
根据涡轮冷却叶片热-固耦合分析和基于遗传算法-有限元的涡轮叶片优化设计方法,发展了涡轮冷却叶片热-固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以某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为原型,分析了冷却孔的位置、形状(圆形和四边形)、大小和数量对热应力与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涡轮叶片的应力、改善其冷却效果;四边形孔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和更低的最大应力;随着冷却孔大小和数量的增加,最高温度下降,而最大应力上升.   相似文献   
993.
发散孔纵向波纹隔热屏气膜冷却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燃烧室内开有发散孔的纵向波纹隔热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隔热屏的四种结构参数开孔率、波纹板高度、孔径和冷却通道高度的改变对隔热屏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气膜孔出流总量相同的情况下,3%开孔率比6%开孔率的隔热屏平均冷却效率较高;波纹板高度对隔热屏冷却效果影响较大,波纹板无量纲高度为1%比波纹板无量纲高度为2%和3.33%的隔热屏平均冷却效率高;孔径和冷却通道高度的改变对隔热屏冷却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程-解析方法,导出了飞机平尾大轴孔边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封闭解。这种能量释放率方法非常节省机时,可以获得大量系统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干涉配合强化技术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公藩  陶华 《航空学报》1990,11(12):515-522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机械连接干涉配合强化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状况。简要说明了干涉配合和冷胀孔(I-E)综合强化方法产生的重大技术效益。对比分析了强化孔和非强化孔试件,在变载荷作用下疲劳裂纹的行为。指出强化孔试件厚向和α向裂纹扩展速率的明显差异现象(dc/dN相似文献   
996.
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的非局部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局部线弹性理论详细研究了含圆孔无限大板受单向均匀拉伸时孔边的应力集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孔边的应力集中系数不再恒等于3,而是随孔径与材料内部特征长度的比值变化而变化,因而较经典线弹性理论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机研制以及国际合作、转包生产任务的扩大,航空企业数控机床总量已明显增加,要求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数量增多。为了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制造企业在引进数控设备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数控加工仿真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能仅仅考虑刀具轨迹的正确性,同时必须考虑加工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机床、工件、NC程序、工装。为此,对仿真系统的模型进行必要扩大和完善,引入虚拟机床模型、工装模型,提高加工过程仿真的真实性,以利于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998.
窄通道内冲击冷却局部换热特性的瞬态液晶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通海  朱惠人  张丽  许都纯 《航空学报》2009,30(11):2031-2036
 为了深入了解涡轮叶片中冲击窄通道内的换热特性,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测量了冲击窄通道内全表面换热系数,获得了不同冲击雷诺数Re、相对冲击孔间距S/d以及有无气膜孔出流时通道内各表面的换热系数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冲击通道内各个面的换热系数均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冲击靶面的平均换热系数最大,在雷诺数较大时,冲击面的平均换热系数要比冲击侧面的大;气膜孔出流和相对冲击孔间距增大均会使冲击侧面和冲击面的平均换热系数明显减小,而对冲击靶面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却较小;各个面上受气流直接冲击的区域换热系数最大,同时冲击孔和气膜孔附近区域的换热系数也很大。  相似文献   
999.
在简要介绍试验件及其紧固孔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制孔工艺对紧固孔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加工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瞬态液晶测量技术的收缩-张形孔气膜冷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进行全表面测量的瞬态液晶测量技术测量了新型气膜孔(收缩-张形孔)的气膜冷却特性,研究了动量比对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圆柱形孔气膜冷却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收缩-扩张形孔中心线附近区域的冷却效率相对较低,而两孔之间区域的冷却效率相对较高,与圆形孔分布规律相反;在上游区域,两孔中间区域的换热系数比相对孔中心线附近区域较高,而在下游区域,两孔中间区域的换热系数比相对孔中心线附近又较低,与圆形孔相比也有较大不同。相对于圆柱形孔,收缩缝形孔的平均换热系数比在上游较高,在下游较低;收缩-扩张形孔喷出气膜对下游壁面区域的有效覆盖率远大于圆柱形孔,其展向平均冷却效率明显高于圆柱形孔;收缩-扩张形孔在动量比为2时的平均冷却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