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1篇
  免费   1026篇
  国内免费   375篇
航空   2486篇
航天技术   689篇
综合类   479篇
航天   768篇
  2025年   31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机气动力地面车载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开发的一种用于测量全尺寸无人机气动力的地面车载测试系统(GTV)。车载测试系统采用一辆中型卡车进行相关改造,将试验无人机机身安装在其顶部,通过汽车牵引能够达到40km/h的速度。一套专用的测试天平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试验中无人机产生的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等数据。主要介绍测试天平系统的设计,数据采集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和试验结果。多元静态原位校准加载结果表明天平测试系统输出信号线性度以及重复性较好。动态校准试验采用一副定常展弦比6的机翼进行,试验结果与已知的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车载测试系统试验结果的升力和俯仰力矩数据不同车次之间重复性较好,并且与风洞试验数据基本一致。但阻力数据的离散度要比风洞试验时大得多,并且试验结果比风洞试验时偏小一些,试验证明地面车载测试系统的阻力测量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通用飞机机载数据记录仪的现状,指出我国现有通用飞机机载数据记录仪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根据未来通用飞机的发展,深入研究了新型通用飞机机载数据记录仪的功能、特点需求,并且基于模块化思想,提出了新型通用飞机机载数据记录仪的设计思路,给出了新型通用飞机机载数据记录仪的软硬件体系结构,并对其核心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简述了新型通用飞机机载数据记录仪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随之发生转变,加工贸易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急需升级以适应发展。利用2001-2011年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通过检验对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选择,并对选定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升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价是进行系统决策的前提和重要依据,在研制和使用系统时,都要对其进行评价,以便为选择研制方案或使用策略提供支持。指出了概率和统计理论在综合效能评估问题研究中的不足。定义了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的武器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基本过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述推行统一的CFD数据交换标准的必要性 ;报告在研制通用航空气动力数值模拟系统ANSS2 0 0 0过程中 ,建立内部数据接口文件规范的尝试 ;推荐国际上主流的空气动力学和CFD数据库标准———CGNS ;讨论CGNS在ANSS2 0 0 0中的实现 ;大力呼吁同步使用与国际接轨的CFD数据交换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周期伏安技术,恒电位阶跃法和恒电流阶跃法研究了Cr(Ⅵ)对镍电沉淀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常镀镍液中,Cr(Ⅵ)在电极上形成一种“吸附膜”抑制Mi(2+)离子的还原,此效应随pH值降低而减弱,并在一定pH值下发生Ni(2+)离子的沉积。  相似文献   
7.
航天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天高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采用聚晶金刚石PCD刀具进行了超精密车削加工试验,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零部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及影响因素、SiCw变形破坏机理、已加工表面微观结构及加工变质层特性。结果表明,超精密车削高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可以获得超精密级加工表面(如Ra11.5nm);超精密车削过程中SiC,存在着三种主要变形破坏机理:直接剪断型、拔出型和压入型,且以直接剪断型为主。直接剪断的SiCw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最小,而后二者是影响表面粗糙度值达到超精密级的主要障碍;超精密加工零部件表面仍会产生很薄的加工变质层。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空学报》2016,(6):1477-1483
The aerodynamic design of 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profil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flow-field quality of a supersonic free jet wind tunnel nozzle, and its mechanic dynamic features are the key for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Mach number regulations.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a free jet inlet/engine compatibility test within a wide simulation envelop, both uni-form flow-fields of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are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the aero-dynamic design methods of an expansion wall and machinery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half-flexible single jack nozzle were researched. The profile control in nozzle flexible plate design was studied with 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method. Design and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help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technique of axial free stretching of the flexible plate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matching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designed elasticity profile and the theoretical one, and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structure was calibrated by wind tunnel tes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lexible plate aerodynamic design method used here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Vi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esign, the flexible plate agrees with the rigid body very well, and continuous Mach number changes can be achieved during the tests. The nozzle’s exit flow-field uniformit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a Military Standard (GJB).  相似文献   
9.
过程控制机     
过程控制机由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控制器、控制过程量输入输出部件和标准接口等组成。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天平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它的模拟量输入通道32路,采集速度5万次/秒,系统精度0.04%。模拟量输出控制调压阀系统,频率量输出控制模型姿态角系统,标准接口 IEEE-488和上位机通讯,传送命令和数据,所有软件固化在智能控制器的 ROM 中,它分析上位机送来命令指挥各部件工作。文章还介绍过程控制机在风洞测控系统中的工作过程以及使用后取得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证体系,有利于科学规范发展学生党员的操作程序、加强学生党员管理和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