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对广泛应用与研究的各种比例导引律的比较与分析,提出应用纯比例导引实现战机追踪导引的方法,并通过追踪以不同机动方式逃逸的飞行目标的仿真,说明了它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若干材料基础问题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简要介绍了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特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的"高性能材料制备"与"复杂结构直接制造"有机融合、"控形/控性"一体化的独特特征。指出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对激光/金属交互作用行为及能量吸收利用机制、内部冶金缺陷形成机制及力学行为、移动熔池约束快速凝固行为及构件晶粒形态演化规律、非稳态循环固态相变行为及显微组织形成规律、内应力演化规律及构件变形开裂预防方法等材料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查表生成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CRC码的查表生成算法和一个码表实例,所给算法适合用软件方法快速生成CRC码,由于计算上的复杂性,CRC码通常用硬件来产生,限制了在一些地方的应用。在应用系统中,用CRC码取代简单的奇偶校验码能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给算法为在应用系统采用CRC码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
压缩感知理论 (Compressed Sensing, CS) 是对信号压缩的同时进行感知的新理论,而如何通过有限的测量值重构稀疏信号是压缩感知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稀疏信号的重构问题,提出了迭代平滑l0 范数最小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上次迭代得到的稀疏解估计部份支撑集I,然后建立并求解基于支撑集I的平滑l0 范数最小化问题,最后对以上两步迭代少数几次得到稀疏解。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重构信号需要测量值数少于已有的算法,且计算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5.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substrate/coating interdiffusion on the cyclic oxidation property of a metallic coating,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an EB-PVD CoCrAlY coating on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Ni-based superalloy DZ125 at 1 050 oC is investigated. The 40 μm thick CoCrAlY coating has a cyclic oxidation life of around 160 h, and the oxidation constant is 1.915× 10.7 mg4·cm.8·s.1. However, severe spallation of the oxides containing Co, Cr, Ni, Ta and Ti occurs with longer cyclic oxidation. The degradation in oxidation resistance for the coating is related to the depletion of Al due to the oxide spallation and interdiffusion. Severe interdiffusion between the coating and underlying substrate occurs at 1 050 oC.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ubstrat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thermal cycling lifetime of the coating.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6.
基于最大损伤临界平面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俊  李承彬  谢寿生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2):2783-2790
基于临界平面法,提出一种多轴疲劳损伤参量和多轴寿命预测模型,与传统损伤参量以最大剪应变变程平面为临界平面不同,该损伤参量以最大损伤平面为临界平面,考虑最大剪应变变程,作用在最大剪应变变程平面上的法向应变变程和最大法向应力对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综合作用,更好地反映非比例加载产生的循环附加强化导致疲劳寿命减小的现象,并且该损伤参量不含经验常数,不需进行平均应力修正,适于工程应用.经3种材料试样多轴疲劳试验验证,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使用该损伤参量对某型发动机涡轮盘传动臂销钉孔寿命进行预测进一步证明以最大损伤平面为临界平面的损伤参量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
周延  冯大政  朱国辉 《航空学报》2015,36(9):3020-3026
传统的后多普勒自适应处理方法,如因子法(FA)和扩展因子法(EFA)虽然能大大降低自适应处理时的运算量和独立同分布样本的需求量,但由于实际中均匀训练样本数目的限制,当天线阵元数进一步增大时,FA和EFA抑制杂波和检测动目标的能力会显著恶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空域数据重排的后多普勒自适应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多普勒滤波后的空域数据重排为一行列数相近的矩阵,空域滤波器权系数也表示成可分离的形式,从而得到一双二次代价函数,利用循环迭代的思想求解权系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收敛,所需训练样本少的优点,尤其在大阵列、小样本条件下该方法抑制杂波的性能明显优于FA和EFA。  相似文献   
98.
应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甘氨酰-L-缬氨酸-铜(Ⅱ)-多吡啶型配合物:[Cu(Gly-L-Val)(Phen)]·3H_2O (1)、[Cu(Gly-L-Val)(Tatp)]·2H_2O (2)、[Cu(Gly-L-Val)(Dppz)]·2H_2O (3) [其中:Gly-L-Val =甘氨酰-L-缬氨酸;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在水溶液中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歧化分解活性,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SOD活性,表观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03×10~7、0.96×10~7 和 0.79×10~7 L·mol~(-1)·s~(-1).  相似文献   
99.
刘勤  蔡力勋  陈辉 《航空学报》2018,39(11):222169-222180
针对圆弧漏斗薄片试样和圆环薄片试样提出了半解析统一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验证,该模型对漏斗薄片试样与圆环薄片试样单调力学行为均有优良的描述性。完成了漏斗薄片试样与圆环薄片试样的单轴拉伸试验及变幅对称循环试验,获得了载荷-位移曲线和循环稳定载荷幅-位移幅曲线。通过该模型并利用试验曲线预测材料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和循环应力-应变关系,发现根据两种薄片试样预测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及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与标准圆棒试样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0.
姚萍  王润梓  郭素娟  张显程 《航空学报》2018,39(12):422193-422193
考虑蠕变-疲劳损伤,对部件材料进行合理的循环变形描述和准确的寿命预测,是保证航空发动机等高温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组合Chaboche随动强化准则和Voce各向同性硬化准则的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叠加应变强化的蠕变本构模型,对GH4169合金在蠕变-疲劳载荷下伴有应力松弛的循环变形行为进行了准确的有限元模拟。同时,将Wang等最新修正的基于逐周次概念的蠕变-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移植,结合有限元模拟所得的循环应力、应变状态,实现了对GH4169合金蠕变-疲劳寿命的准确预测。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精确的寿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