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337篇
航空   1435篇
航天技术   337篇
综合类   181篇
航天   2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FGH96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分析技术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FGH96涡轮盘的尺寸效应,分析了分别适合于FGH96亚尺寸盘和全尺寸盘的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成功设计了FGH96亚尺寸盘、全尺寸裂纹扩展盘试验件;通过低循环疲劳试验,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低循环疲劳失效机理,验证了提出的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裂纹扩展试验,获得了FGH96全尺寸轮盘的裂纹扩展特性,揭示了FGH96全尺寸涡轮盘与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特性具有显著差别的客观规律;获得FGH96全尺寸涡轮盘580℃损伤容限值,明确某发动机高压涡轮盘损伤容限水平.   相似文献   
42.
间冷回热循环航空发动机参数匹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常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热力循环基础上增加间冷过程和回热过程,发展了间冷回热循环航空发动机(IRA)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性能仿真程序.分析了采用间冷回热技术的分排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参数选择与匹配.结果表明:间冷度、回热度、外涵道间冷用气量、增压级和高压压气机压比分配、总增压比、涵道比等热力循环参数对IRA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合理应用间冷回热技术,并优化发动机热力循环参数匹配可以显著改善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3.
高鹏  董威 《航空发动机》2011,37(4):29-32
在传统换热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燃气轮机间冷系统的优化设计。使用VB程序语言和VS平台开发了辅助间冷系统设计程序,利用该程序进行了某参数条件下燃气轮机间冷系统的初步设计,并分析了不同液侧进口参数对间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乙二醇水溶液流量和海水流量的增加都可以提高间冷系统性能,但流量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条件合理选择流量;海水温度对间冷系统效率的影响很显著,优化设计时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4.
为了了解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对比了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和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比冲,其中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性能计算采用等容循环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真空状态下,随燃烧室进口温度的升高,比冲增加不大;在推进剂和发动机结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比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多3.0倍至6.8倍,但比冲相当.  相似文献   
45.
基于非线性约束模型的发动机部件性能衰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流量因子和效率因子,通过在稳态模型中修改流量因子和效率因子,模拟几种性能失效形式,分析了它们引起压气机和涡轮测量参数的变化.以发动机稳态模型为基础,构建优化部件性能参数的非线性约束模型,得到部件性能参数的衰退过程.在得到的性能参数基础上,代入到发动机稳态模型,得到对应的测量参数,同时滤掉噪声的干扰.又运用雅克比矩阵建立部件性能参数与测量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的测量参数与非线性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非线性约束模型计算发动机测量参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6.
发动机高压两级涡轮盘联合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发动机高压两级涡轮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试验载荷系数,组装和调试了全尺寸联合试验件,完成了低循环疲劳试验,得到了以传动臂销钉孔为定寿部位的两级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两级涡轮盘联合低循环疲劳试验在国内尚属首次,相对于单盘低循环疲劳试验,更加符合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将传动臂销钉孔作为两级涡轮盘的定寿部位更为合理。该联合试验为外场涡轮盘重新定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减少立方氮化硼高温高压理论研究中的计算量,确定准简谐近似(QHA)的有效温度范围,通过第一原理晶格动力学计算,得到了零压下温度从300 K到3 000 K的热胀系数、定容热容、等温体积模量及格林雷森系数等与温度的关系。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对立方氮化硼准简谐近似的有效温度范围约为其德拜温度的1.8倍,且在该温度范围里,格林雷森系数随温度缓变,约为1.0,即在此温度范围里准简谐近似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8.
变循环发动机模态转换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的模态转换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变循环发动机模态转换方案,确立了模态转换时的多部件调节规律,采用稳态模型对模态转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态转换方案可行,能够使变循环发动机的涵道比发生明显改变,并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在部分推力时的空气流量,与设计参数相同的常规涡扇发动机相比,其安装耗油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9.
飞行器动态稳定性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飞行器动态稳定性参数的数值方法。本文首先研究了气动力与飞行器运动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稳定性参数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并结合计算流力学和参数辨识方法,构造了计算飞行器稳定性参数的完整数值方法,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强和准确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0.
研究定常态变温热源热机循环性能,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机和布雷顿热机的最佳功率、效率关系和最大功率及相应的效率界限,并对这两种热机循环的最优性能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和热效率下,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可以高于卡诺循环的功率,极限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对于变温热源条件,布雷顿循环主要受益于其工质与热源间有较佳的匹配。所得结果对热机工作参数和工质的最优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