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航空   661篇
航天技术   95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分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确定了算式中的参数分布规律及相关性。通过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2.
基于狄氏先验分布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增长Baye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存在历史信息和专家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靠性增长分析的Bayes模型。以狄氏分布作为先验分布,给出了先验分布参数的确定方法。综合利用了先验信息和每一阶段现场试验信息,推导了各阶段可靠性的后验边际分布。给出了当前阶段和后续阶段产品可靠性的Bayes点估计和置信下限,分析了各阶段试验结果对最终产品可靠性估计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金属构件疲劳微裂纹非线性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固体非线性超声传播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裂纹静态压力与超声波作用力对裂纹超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反映裂纹区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弹性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以及反映裂纹闭合状态转换的碰撞接触机制超声非线性响应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裂纹尖端区的二次谐波激发效率与裂纹的开口区和闭合区及裂纹最终扩展的极限长度有关。因此,可使用二次谐波激发效率作为定量表征金属试件疲劳微裂纹缺陷的特征参数,实验中使用了自主研制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这种倍频双晶复合换能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24.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表面裂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含表面裂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在温度、燃气内压与轴向过载联合作用下的扩展情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危险截面上沿危险方向预设表面裂纹。采用有限元方法,在裂纹尖端构建三维奇异裂纹元,模拟裂纹扩展,分别计算随着裂纹扩展所对应裂纹深度的应力强度因子,得到了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深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发动机药柱裂纹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5.
邢云燕  武小悦 《宇航学报》2010,31(9):2195-2198
针对指数寿命型设备在及时修正策略下的可靠性增长过程,提出了一种动态Bayes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及时修正策略下的AMSAA模型,并依据已有研制试验数据,对下一次试验的设备失效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作为对新技术状态下设备失效率的验前认识,然后利用最大熵方法给出设备失效率的验前分布,进而实现对产品可靠性增长的Bayes统计分析。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算例,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6.
基于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细观形貌和细观结构上的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着重分析了微裂纹尺寸对C/C复合材料中Z向纤维和基体界面上因变温引起的开裂损伤的影响,给出了微裂纹随温度变化的扩展规律及微裂纹特征尺寸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提出了在高温下因变温而造成的损伤模型,为C/C复合材料结构烧蚀计算提供了一种基础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变温会引起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对弹射座椅弹射筒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现象、安装位置和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可能造成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的原材料、尺寸、生产过程、断口、设计及工况强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排查、分析和验证,最终,找准了零件失效的机理,并准确定位,验证有效,对航空产品提升抗疲劳性能的设计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文章利用新疆1980-2010年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新疆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规模是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9.
A new type of aluminum lithium alloy (Al-Li alloy) Al-Li-S-4 was investigated by test in this paper. Alloy plate of 400 mm · 140 mm · 6 mm with single edge notch was made into samples bonded with Ti-6Al-4V alloy (Ti alloy) strap by FM 94 film adhesive after the surface was treated. Fatigue crack growth of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cyclic loading with stress ratio (R) of 0.1 and load amplitude const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i alloy plate bonded with Ti alloy strap could retard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Retardation effect is related with width and thickness of strap. Flaws have an observable effect on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30.
Based on a formerly developed ground-based prototype of space plant-growing fac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its improved prototype has been finished, so as to make its operating principle better adapt to the space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experience of its first generation prototype and detailed demonstration and design of technique plan, its blueprint design and machining of related components, whole facility installment, debugging and trial operations were all done gradually. Its growing chamber contains a volume of about 0.5 m3 and a growing area of approximate 0.5 m2;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the growing chamber and water content in the growing media were controlled totally and effectively; lighting source is a combination of both red and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following demonstra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tire system design of the prototype is reasonable and its operating principle can near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pace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Therefore, our plant-growing technique in space was advanced further, which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next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plant-growing facility and plant-cultivat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space microgravity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