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6篇 |
航天技术 | 53篇 |
综合类 | 36篇 |
航天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月面巡视探测器行为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月面巡视探测器几种行为控制结构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巡视探测器的导航运动控制方式,研究了国外巡视探测器的导航运动控制特点;并以此提出了巡视探测器基于模糊逻辑的分层行为控制模式,举例说明了巡视探测器的行为描述方式。 相似文献
82.
以小行星表面着陆探测为背景,提出一种动量驱动机器人(MoRo)以满足弱引力复杂环境下的探测需求。该机器人利用弱引力环境下的摩擦和碰撞特性,通过主动辨识环境参数,规划和控制动量轮以产生期望的驱动力矩,完成可控性跳跃及腾空后的稳定拍照等任务。首先,基于MoRo的动量轮刹车机构特性,分析了MoRo在弱引力环境下的跳跃机理并对其跳跃方式进行了规划;接着考虑动量轮驱动机构三闭环伺服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基于Herze碰撞模型和Karnopp摩擦模型建立了MoRo在小行星表面的跳跃行为动力学模型;其次,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环境参数和MoRo运动的函数关系,并基于环境参数规划动量轮转速实现跳跃距离和腾空高度的可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MoRo跳跃规划方法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林建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4(6):734-737
讨论了γ-TiAl合金显微组织与蠕变性能的关系,并用PST(Polysynthetically Twinned Crystal,简称PST晶体)晶体研究了片层界面相对于外力轴取向对TiAl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认为影响该合金蠕变性能的主要显微组织参数是片层取向,γ体积分数,晶粒尺寸,片层宽度以及晶界形貌,并分析了它们与蠕变性能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控制以上显微组织参数,使得该合金具有最佳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84.
朱杰堂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1,19(1):14-18
分析现代激励理论在研究地方政府行为中的作用,并运用现代激励理论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对金属泡沫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最近几年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其中也包括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主要讨论了金属泡沫材料的拉伸、压缩、能量吸收、动态冲击、失效准则、本构关系、蠕变、疲劳和断裂等力学性能.最后,给出了对该领域工作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86.
对氟聚物基含能反应材料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反应材料的组分、结构特点以及制备关键技术,并对反应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综述,对氟聚物基反应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87.
88.
以树脂传递模塑(RTM)用6818高温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研究为目的,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黏度实验为基础,采用外推法初步确定了6818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制度。依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模型,模型曲线与实验数据的吻合性良好。模型分析表明,在80~100℃内树脂体系黏度低于200 mPa·s的时间大于12 h,可以作为6818树脂比较理想的注胶温度。该模型能够反映6818树脂黏度变化规律,预报该树脂体系的RTM工艺窗口。 相似文献
89.
沈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29(3):210-213
传统的排队理论不适于分析高速网络表现出的自相似流量.通过实验仿真,主要考察平均等待时间和在队列分别为无限和有限情形下的队列尾部特征等参数,并对以FGN为输入流的G/D/1排队模型作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输入流的强度和方差基本相等且系统利用律大于某一阈值的情况下,队列平均等待时间随Hurst参数增大而显著增长.同时指出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队列尾部特征,具有有限队列长度的G/D/1排队模拟结果要远优于无限队列长度下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