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航空   707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occurrences rate of geomagnetic storms during the solar cycles (SCs) 20–24.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solar sources at SCs 23 and 24. The Disturbed storm time (Dst) and Sunspot Number (SSN) data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establishes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rate of occurrences of geomagnetic storms is higher (lower) at the descending phases (minimum phases) of solar cycle. It as well reveals that severe and extreme geomagnetic storms (Dst < -250 nT) seldom occur at low solar activity but at very high solar activity and ar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when occurred. Storms caused by CME + CH-HSSW are more prominent during the descending phase than any other phase of the solar cycle. Solar minimum features more CH-HSSW- associated storms than any other phase.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all high intensity geomagnetic storms (strong, severe and extreme) ar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CMEs. However, CH-HSSW can occasionally generate strong storms during solar minimum. The results have proven that CMEs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geomagnetic storms at the ascending, maximum and the descending phases of the cycles 23 and 24 followed by CME + CH-HSSW.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rate of occurrence of geomagnetic storms could be predicted in SC phases.  相似文献   
952.
953.
通过AA7075-T6铝合金在不同加载角度下的Ⅰ-Ⅱ复合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FRANC3D中M-积分计算了复合型裂纹尖端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结合七点递增多项式对数据处理,得出了复合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分析了复合疲劳性能,并探讨了复合裂纹扩展的路径及断口特性。结果给出了纯Ⅰ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在稳定扩展阶段的Paris公式的参数;并表明:Ⅰ型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最长,复合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复合疲劳裂纹开裂方向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复合疲劳断口表现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954.
针对导弹海上补给指挥关系的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了整合导弹海上补给指挥机构从而优化指挥关系的设想,继而分别建立了导弹海上补给指挥关系相应拓扑结构的时效熵和质量熵模型,并通过计算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指挥关系的优劣,得出了与设想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5.
针对大型薄壁结构铆接点位自动化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条纹投射三维测量的铆钉检测技术,实现了铆钉镦头尺寸特征高精度测量以及裂纹缺陷自动化识别。在传统条纹投射三维测量的基础上,引入高动态范围(HDR)纹理合成,提出二、三维结合的点云分割策略,实现铆钉尺寸特征高效提取。搭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实现镦头表面缺陷识别。本文搭建了系统原理样机,以铆接桁条样品和标准器作为样件进行系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该方法直径测量精度为0.040 mm,高度测量精度为0.013 mm,缺陷识别准确率可达99.30%。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更加易于集成,效率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