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901篇
航空   2639篇
航天技术   618篇
综合类   375篇
航天   62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巡航导弹航向规避弹道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向规避弹道的设计可视为一个多约束的优化问题。对此,通过选择导弹到达每个航路点的时间,用两点约束问题代替多点约束问题,得出了控制能量最优解,并分析了弹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弹道曲线在不超出导弹可用过载的前提下,通过所有航路点,并满足落点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航迹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982.
冯元生  宋笔锋 《航空学报》1991,12(7):359-364
 本文研究了翼盒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及基于系统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发展了的优化准则法枚举系统的主要失效模式,和Feng的高精度法计算系统破坏概率,提出两个迭代公式进行元件尺寸的优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中、大型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3.
对某三级风扇静叶在全三级环境中进行了数值优化。原叶型的流场计算结果显示,第二级静叶根部通道涡的存在及其诱发的第三级静叶根部分离,制约了三级风扇性能的提高。运用弯叶片技术对第二级静叶进行优化,并借助NUMECA软件的Design3D软件包参数寻优。优化后所获得的根部正弯、顶部反弯叶型有效地抑制了第二级静叶根部通道涡的形成,消除了第三级静叶根部的分离区。优化后风扇的效率和稳定裕度有了大幅提高,而压比基本不变,优化前稳定边界线上的一个明显下陷点被抹平。  相似文献   
984.
针对飞机总体优化设计中存在目标函数与变量之间没有显式关系式等问题,在建立包含推进、气动、性能及重量四个学科的飞机总体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模式搜索法和Powell法结合的多方法协作优化策略实现了飞机总体参数的优化;并对优化方案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优化后飞机正常起飞总重较优化前降低11.6%,优化效果显著.分析结果表明了基于多方法协作优化算法的飞机总体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5.
本文对最优空间机动轨道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有关结果作了综合评述,并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6.
军用飞机,发动机战技性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飞机、发动机战技性能的评估,无论对于改型论证工作,或者对于新机论证和初步设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由北航研究发展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评估系统(简称为AEAS),以及利用AEAS对军用飞机/发动机(涡喷或涡扇发动机)组合方案战技性能评估研究的一些结果。还讨论了利用AEAS具有的优选功能,根据飞机飞行任务和战技性能要求,分别或同时对飞机/发动机系统主要设计变量(如飞机起飞推重比,翼载,机翼外形几何参数和发动机循环参数等)的各种组合进行优选,求得最佳方案的算例。使用AEAS的初步经验表明,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精度和所需CPU时间适合于飞机/发动机系统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7.
一种求非线性规划全局最小解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评述了近20年来发展的全局最优化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求解全局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即从一个求得的局部最小解点出发,去解一个最大化问题,这个最大化问题是构造一个辅助函数去寻求一个更好的局部最优解,这样就产生一个局部最小解序列,得后得到全局最小解,另外还有了全局收敛性定理,也给出了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988.
运用多重尺度奇异摄动理论,结合动态逆解耦理论和动态平衡点邻区域优化线性化系统的优化解耦控制律理论,研究了战术任务综合飞行管理系统的综合飞行轨迹指令跟踪控制器系统化设计方法。对F-15飞机,设计了综合飞行轨迹跟踪控制器。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跟踪控制器能够控制飞机精确跟踪不同时标集的飞行指令。  相似文献   
989.
一种基于立体标定件的双摄像机外参数标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应用于现场测量的立体视觉测量系统,两摄像机间的外参数标定是保证系统测量准确度的重要环节之一。介绍了一种利用立体标定件实现系统外参数标定的方法,其特点是只要两摄像机同时拍摄一幅标定件图像,利用标定件上的球形特征点与其成像点之间的共线性约束建立共线性标定方程组,通过Levenberg-Mar-quardt迭代优化算法分别确定两摄像机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最后利用世界坐标系作为中介,将两摄像机间的外参数求出。同传统标定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快捷,鲁棒性好,可用于现场标定。  相似文献   
990.
Considering the KuaFu mission, state of the energy release of substorm and storm is simply presented and it’s improvements by KuaFu mission are investigated. The KuaFu mission will provide u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release during the storm and the substorms. The two KuaFu-B satellites flying in 180° phase-lagged formation in a polar orbit will allow synoptic observations of the auroral oval, central plasma sheet, ring current and other regions. It can monitor the polar region 24/7 continuously. The advantage of the KuaFu mission is to provide the data during all phases of storm and substorm time tha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global energy release during all phases continuously. The data from auroral imager and other in-situ instruments on board KuaFu-B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auroral dynamics and Joule heating during a storm and substorm. The data from the neutral atom imager instrumen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s and the energy release in the ring current region from sudden commencement to complete storm recovery. Furthermore the data from KuaFu-A, which is around L1 poin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nterplanetary conditions along with the data from the plasma sheet to study the triggering process and energy release during a substorm. So, KuaFu mission with its continuous time monitoring facilities would enable us to make much progress towards solving the underly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