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32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11.
The profiles of the Lyα line at 1215.6 Å and of the O VI doublet at 1031.9 Å and 1037.6 Å in the extended solar corona have been analyzed vs. latitude and radial direction, performing observations with the Ultraviolet Coronagraph Spectrometer (UVCS) on board the ESA-NASA solar satellite SOHO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lines behave differently with latitude: the H I Ly α line has larger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values in the streamer region and narrower values towards the pole, while the FWHM of O VI lines has a minimum at the center of the streamer and slightly increases towards the polar regions. We briefly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results on coronal heating theories.  相似文献   
312.
We compared the H I Lyα polar coronal hole profiles obtained during the three Spartan 201 flights (in 1993, 1994, and 1995) and during the more recent UVCS/SOHO mission. We found that at 2.1 R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the line shape over the several years of the descending phase of the solar cycle. However, there may be some evidence for the 1.8 R profiles being broader towards solar minimum. The profiles at 2.1 R are different from profiles obtained at 1.8 R; they have clearly narrower cores and wide wings. We fitted the profiles with single and/or multiple Gaussian functions and calculated their typical 1/e half width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313.
四相永磁容错电机的SVPWM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元  孙玉坤  朱纪洪 《航空学报》2009,30(8):1490-1496
为了提高四相永磁容错电机(FTPMM)在系统正常工作时的控制性能,在分析其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实现电流、磁链、转矩的解耦控制创造了条件,设计了基于H桥的容错驱动,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四相永磁容错电机的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并巧妙设计了零矢量的插入顺序和重合矢量的选择顺序,方便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实现。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在系统正常工作时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14.
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电路的脉冲调宽式航空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利用仿真手段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结合三级式航空交流发电机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调压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调压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15.
基于跨声速压气机实验,获得局部喘振现象轴向、低频、轴对称的频率特征;从局部喘振现象的物理本质出发,证明其与Helmholtz共振腔模型在物理上是相似的,采用Duct-Compressor-Plenum模型发展了实验台系统Helmholtz频率的估算方法,估算结果与实测的局部喘振频率基本一致;为了实验验证局部喘振与系统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Helmholtz共振腔模型特征参数进行了跨声速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喘振频率随着系统Helmholtz频率的下降而减小,并且两者的频率值也趋于一致,证明了局部喘振频率就是系统Helmholtz频率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16.
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探讨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机理,利用全环非定常数值模拟在出口边界添加节流阀模型模拟压气机节流过程,通过试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澄清了低速轴流压气机失速先兆及失速团的产生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压气机在转子叶片安装角存在几何偏差的情况下,spike型失速先兆是由2阶模态的整阶扰动演化而来,并最终直接形成2个大尺寸全叶高的失速团;与轴对称转子模型相比,考虑存在几何偏差的转子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更为接近试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17.
三相逆变器的电机驱动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共模电压,其对电机的危害巨大,传统脉宽调制(PWM)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忽略了死区的影响。为使得永磁同步电机三相PWM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得到有效抑制,在分析传统共模电压抑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非零矢量调制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消除加入死区时间后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尖峰。利用仿真软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8.
提出了一种高增益Boost变换器电路拓扑,与传统Boost变换器相比,电路工作在占空比D>0.5时实现了3倍的电压增益,均衡了有源开关管电压应力,并使其降低至输出电压的1/3。首先推演了构造两路复合支路高增益三端网络的变换器拓扑;然后分析电路全周期工作原理及电路特性;最后通过搭建1台140 W的试验样机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19.
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取代了传统DTC系统中的磁链和转矩滞环比较器及开关表。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PMSM DTC系统运行良好,可实现四象限运行,与传统开关表相比,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和平均开关频率。研究了转矩误差论域和零电压矢量对模糊控制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转矩角对电压矢量作用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转矩角的PMSM模糊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转矩角较大时,考虑转矩角的PMSM模糊DTC系统可有效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改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20.
为增强微电网小干扰电压稳定性,针对含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的风光柴微电网,DFIG无功控制采用V-Q下垂控制并引入积分逻辑环节,同时计算变风速情况下DFIG有功功率对应的无功功率极限,对V-Q下垂控制与积分环节进行限幅。通过小干扰分析法找出了一对反映微电网电压响应特性的典型特征值,分析DFIG无功下垂系数取不同值时对典型特征值分布轨迹的影响。为了解决无功下垂系数取较大和较小值时带来的问题,经过参数改进后既促进了DFIG参与微电网调压的效果,又使微电网拥有更好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最后在DIgSILENT/Power Factory仿真软件中搭建微电网模型,通过动态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和方法对促进微电网调压以及提高微电网小干扰电压稳定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