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航空   2138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138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3):879-892
Detaile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coming wakes and endwall secondary flow in a high-lift Low-Pressure Turbine (LPT) cascade. All of the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both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incoming wake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lucidate the flow mechanism. With increasing Reynolds numb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ming wakes on suppressing the secondary flow gradually increased owing to the greater influence of incoming wakes on reducing the negative incidence angle at higher Reynolds numbers, leading to a lower blade loading near the leading edge and suppression of the Pressure Side (PS) leg of the horseshoe vortex. However, the effect of unsteady wakes on suppressing the profile losses gradually became weaker owing to the reduced size of the Suction Side (SS) separation bubble and increased mixing loss in the free-flow region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 Incoming wakes clearly improved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low-pressure turbine cascade at low Reynolds numbers of 25,000 and 50,000. In contrast, at the high Reynolds number of 100,000, the profile loss at the midspan and mass-averaged total losses downstream of the cascade were higher in the presence of wakes than in the absence of wakes, and the unsteady wakes exerte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LPT cascade.  相似文献   
2.
李昭原  倪行强 《航空学报》1988,10(10):518-520
 1.引言 国内外民用航空发动-飞机数据图形库系统的开发是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对航空科学与工程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一次尝试。该系统是在“微机汉字dBASEⅢ+微机汉字C编译”支持下设计与实现的具有图形功能的关系型汉字数据库应用系统。该系  相似文献   
3.
王茉瑚  赵阳旭 《推进技术》1997,18(4):103-105
在收集、分析国外某些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文献和实物的基础上,结合参加自行设计微型涡轮发动机的体会,提出应用现有的和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将对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性能和研制周期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裕度定制,本文开发了能够体现裕度定制思想的轴流压气机二维特性预估方法。精细考虑了前后缘形状、最大弯度位置等,尤其是通过考虑叶片力而全面包含掠影响是本方法的重要特色。为初步验证本方法,对NASA37和NASA67转子进行了性能预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基本可靠,可以用于裕度定制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陆航某团发生的发动机涡轮转子卡滞故障,从分析故障现象和有关数据出发,查出了卡滞故障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1.计算方法及其实验验证 本文用分析法见文献[1],这里以WS9高压二级涡轮转子叶片(简称WS9叶片)为例来说明方法的特点。该转子轮盘上均匀安装110片叶片,组成具有循环对称接触结构的叶片环,有接触表面的循环对称结构。据此,可将图1所示的一片叶片取作基本段分析,但同时必须在该叶片一般有限元刚度方程中引入缘板及叶冠的循环对称接触表面(叶冠的A1侧面与A2侧面,以及缘板的B1侧面与B2侧面)处的循环对称接触  相似文献   
7.
许钟  邹振民  樊尉勋 《航空学报》1988,10(10):506-509
 1、各向异性弹性柱体扭转的理论 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扭转问题简化为各向异性的弹性柱体的扭转问题,忽略桨叶的根部影响,是一个弹性柱体的自由扭转问题。 假设各向异性的弹性柱体,其正截面的形状不受限制(图1)可以是单连通的亦可以是复连通的(图2)。柱体内部不受外力(包括重力)作用。柱体周围侧面也是悬空的,即  相似文献   
8.
一种分析轮式起落架直升机“舰面共振”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敏 《航空学报》2007,28(4):886-890
 针对轮式起落架直升机,提供了一种“舰面共振”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针对直升机在舰面上随舰船一起摇晃时左右起落架受载不对称的状况,近似采用受对称载荷产生对称变形、受非对称载荷产生非对称变形的方法计算了直升机的平衡状态;其次,根据轮式起落架轮胎和缓冲支柱刚度和阻尼共同作用的特点,结合轮式起落架的几何关系,采用复刚度的方法得出起落架作用于机体的刚度与阻尼;最后,用桨叶振动模态法对轮式起落架的直升机进行了不同旋翼升力卸载以及鱼叉系留与否的“舰面共振”动力稳定性计算分析,并通过算例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一种排除带凸肩风扇叶片榫头故障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了一种采取黏弹性橡胶阻尼器抑制带凸肩风扇工作叶片共振的新途径,通过应用于某型机风扇第1级叶片,在叶片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排除了其榫头断裂故障。在发动机上的验证结果表明:根部橡胶阻尼器减振结构对叶片榫头出现最大振动应力的振型的抑制效果明显,从而拓展了黏弹性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通道进口雷诺数和总出流比对带肋和双排出流孔通道流量系数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实验研究的通道入口雷诺数为3×104~1.5×105,通道总出流比为0.09~0.22。结果表明:通道总出流比较小时,流量系数沿流向减小。通道进口雷诺数增加,流量系数先增加,之后基本不变;通道总出流比较大时,流量系数基本不变;各工况下总压系数沿流向依次经历迅速减小、基本不变、继续减小的过程;沿流向各位置上的总压系数在通道进口雷诺数为6×104~9×104时最小;出流比增大,沿流向各位置上的总压系数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