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184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车牌识别预处理中的二值化及倾斜矫正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牌识别中的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二值化和噪声去除。由于车牌图像摄取的特殊性,使得车牌在图像中通常是倾斜的,而倾斜的车牌是很难被分割和识别的,因此车牌倾斜矫正已成为车牌识别系统中一个必需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线的二值化阈值确定和针对车牌图像的倾斜矫正改进算法,对车牌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矫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2.
在进行气动载荷到结构载荷转换时使用弹簧-悬臂梁模型来代替悬臂梁模型,解决了如果气动载荷点与部分结构节点重合则会导致难以求解的问题,载荷分配结果符合“近大远小”的规律,且分配前后完全符合等效性。研究了模型参数对载荷分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利用悬臂梁与弹簧刚度比,刚度与目标点距离的比来控制分配结果的方法。另外,讨论了使用构造函数代替物理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3.
叶青  陈博  倪恒  寇晨 《宇航材料工艺》2022,52(2):116-122
通过在热/力学模拟试验机上开展等温压缩试验获得了Haynes 282合金的真应力-应变数据。Haynes 282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动态再结晶特性,其流动应力对热力参数敏感度较高,且与热力参数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了准确地描述和预测Haynes 282合金的真应力-应变关系,将热变形参数作为输入,将流动应力作为输出构建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神经网络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神经网络能够精确地表征Haynes 282合金的高温流动行为。通过将构建的神经网络以材料子程序的形式植入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等温压缩试验有限元模型,实现了Haynes 282合金高温流动行为的精确仿真。  相似文献   
184.
本文针对变频调幅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传感器的等效传递函数模型,提出了对传感器进行相位补偿的一种相位超前网络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充分满足了磁悬浮高能密度电机对传感器频带宽、动态响应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5.
提出了耦合振荡器阵列的一种图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耦合振荡器阵列有源天线阵的波束转换时间、振荡器失效和耦合网络失效引起的阵列失效概率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从分析结果看,阵列耦合网络具有一定冗余性的设计可以缩短阵列波束转换时间,提高阵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6.
介绍了现代民用飞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的基本原理,研究了1090MHz ES型的系统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应该符合的适航要求,并重点研究该系统的位置数据质量指标的适航标准和编码规则,给出了不同编码规则之间的转换关系,为我国ADS-B系统的生产单位和使用该系统的航空公司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7.
外场装备损伤部位快速修复可维持装备服役期间的功能性及寿命。文章对比分析了 AA 7B04铝合金表面损伤部位及六价铬转化膜再修复样品的表面微观组织、化学成分、电化学性能、酸性盐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六价铬溶液可有效修复划痕样品。划痕修复部位形成一层致密薄膜,且主要成分包括 Cr、F、O、K等元素;对比分析拉曼光谱结果,划痕修复部位存在显著的六价铬 CrO42-(847 cm-1);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证明再修复样品在 10-2 Hz处阻抗膜值为 5.09 × 105Ω . cm-2,比划痕样品提高了 5倍;电动位极化曲线显示再修复样品自腐蚀电流密度为 10-5.5 A·cm-2,与划痕样品相比下降了 1个数量级;此外,再修复样品耐酸性盐雾周期超过 336 h,样品表面无腐蚀点,表面盐雾评级达到 10级,失重法表征的腐蚀速度比划痕样品下降 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8.
数字科氏质量流量计闭环系统及信号解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氏质量流量计测量系统设计中,提出一种数字式信号处理、解算的全新设计思路.采用高速并行模拟数字转换电路(A/D)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完整采样,借助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强大运算能力对信号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处理;利用信号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实时滤波处理并精确计算两路信号的相位差,进而解算出流体的质量流量和密度,辅以单片机和现场可编程器件(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系统的控制、显示与通讯;提出谐振电路的数字式闭环设计新思想,利用数字电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传统的闭环增益控制(AGC, Auto Gain Control).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零点稳定性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9.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288-3305
The modal vibration of the rotor is the main cause of excessive vibration of the aero-engine overall structure. To attenuate the vibration of the rotor under different modal sh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control, the intrinsic phys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tor modal shapes and instantaneous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 equation of motion base on the structural intensity method. A dual-rotor-support-casing coupling model subjected to the rotor unbalanced forces is establish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transmission, conversion and balance relationships of 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for the rotors in the first-order bending modal shape, the conical whirling modal shape and the translational modal shape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tted to the structure can be converted into the strain energy, the kinetic energy and the energy dissipated by the damping of the structure. 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tors with different modal shapes are quite different. Especially for the first-order bending modal shape, 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and the strain energy are transmitted and conver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or shaft, resulting in large deformation at this part. To attenuate this harmful vibration, the influences of grooving on the shaft on the first-order bending vibration a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of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guidance for the vibration attenuation of the rotors in different modal shapes from a more essenti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90.
为达到扭矩扳手检定仪手动、自动和电子手轮控制要求,设计了以硬件电路为主的多功能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配合上位机及检定仪中的扭矩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扭矩扳手检定仪可实现开环和闭环控制,控制系统除用于扭矩扳手检定仪控制外,还可用于步进电机驱动的位置和压力控制等设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