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337篇
航空   2056篇
航天技术   344篇
综合类   214篇
航天   3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空气冷却器是航空发动机中空气热量交换的重要场所,针对传统扰动结构强化换热不足问题,重点研究了空气冷却器 中扰动结构的结构形貌特征与流动换热的关系。以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为基础,设计制造了D型极小曲面扰动结构、P型极小曲 面扰动结构和基于Sigmoid函数杂化方法的D-P型(P-D型)结构。并利用纳米CT重构出样品的3维数字特征,试验研究了不同结 构来流速度与压降、换热性能和综合换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D型极小曲面结构具有最优的压降、换热性能和综合换热性能: D-P型杂化极小曲面结构的阻力系数f最大,比D型结构的高56.81%;D型的平均努塞尔数Nu比P型的高18.49%,P-D和D-P杂 化结构的换热性能比P型结构的有效提高;P-D型D-P型杂化结构的Nu分别比P型结构的高2%和8.27%。在4种结构中,D型结 构的综合换热性能最优,分别比P型、P-D型、D-P型结构的高40.35%、57.2%、71.02%。  相似文献   
112.
邱华  陈延波  熊姹  盖景春 《推进技术》2022,43(7):299-307
为进一步提升现有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性能,可以采用连续爆震加力燃烧室,针对此,本文首先建立考虑了三种耦合热力过程的连续爆震燃烧室热力过程分析模型,通过与传统涡轮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相耦合,分析了带连续爆震加力燃烧的涡轮发动机推进性能及加力燃烧室部件特性。结果表明,由于连续爆震燃烧室具有自增压特性,当将其替代传统加力燃烧室可以显著提升加力时涡轮发动机性能;但另一方面,作为加力燃烧室,由于涡轮后气流温度过高,导致连续爆震加力燃烧室增压比的降低,通过对发动机循环参数的选择可以得到改善;同时,连续爆震加力燃烧室部件特性还受到燃烧室进气损失、反应物填充速度及反应物提前燃烧比例影响。  相似文献   
113.
吴航  杨星  赵强  武斌  丰镇平 《推进技术》2022,43(10):291-29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延伸冲击孔冲击冷却系统的冷却特性,分析了3个冲击雷诺数和5个冲击孔延伸长度对冲击腔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给出了靶面努塞尔数分布、靶面压力分布、中心截面流速与综合换热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延伸冲击孔可以有效地防止横流对冲击射流的偏转作用,同时使射流出口更加贴近冲击靶面壁面,冲击速度更高,可以明显提高靶面的换热系数,并使整个靶面上的换热系数分布也更加均匀。冲击冷却的冷却性能随着冲击孔延伸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相较于传统冲击冷却(baseline),在L/d=2.5时靶面平均努塞尔数提升达15%以上,但压力损失也相对较高;对比不同延伸长度冲击孔的综合换热性能,发现存在最佳的L/d取值范围使冲击冷却系统获得最佳的综合冷却性能。在本研究范围内,最佳的L/d= 2.5。  相似文献   
114.
韩新培  翁春生  郑权  续晗  肖强  冯文康 《推进技术》2022,43(10):280-290
为探究中心锥对旋转爆轰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简称RDE)内外流场结构与推进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90°、60°、45°、30°、20°、14°锥角与无中心锥7种构型,对燃烧室内径为78mm、外径为88mm、长度为100mm的RDE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推导了适用于带中心锥RDE的推力公式,获得了各构型下详尽的流场参数。结果表明:在本文构型下中心锥对内流场影响很小,各构型的内流场参数与结构基本一致;中心锥对外流场的爆轰产物有轴向加速与径向吸附作用,能够调控尾部区域的流场特性;中心锥对由压差项产生的推力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最佳推力性能出现在20°中心锥构型中,RDE总推力增益达22.8%。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心锥对RDE推力影响的作用机理,阐明了锥角对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锥形构型的尾喷管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小口径电热化学超高速发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小口径发射装置上进行了以液体发射药为化学工质的电热化学发射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的装药结构及装药量改进内弹道性能, 可使弹丸获得超高速。对电能释放与化学能释放过程的合理匹配表明, 等离子体能够增强液体药的燃烧并影响压力变化曲线。通过等离子体射流与液体药装填方式的控制, 如采用环状装药结构, 可以增进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的相互作用, 提高内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116.
分析了铝合金锻件重复淬火保温时间的长短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情况。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了重复淬火保温时间及时效保温时间的长短对锻件性能的直接影响,并以此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7.
边缘检测技术在火箭发动机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高速运动分析仪拍摄的U型燃气发生器固体装药燃烧和双组元液体喷嘴雾化图像进行了边缘检测图像分析,根据被分析实物边缘层次性较强的特点,在简单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采用自动门限、二次门限和最佳滤波的方法,获得了固体燃气发生器在燃烧过程中的内部结构、推进剂瞬态燃速、绝热隔板烧蚀率等参数,获得了双组元液体喷嘴的雾化角、粒子分布等特性。  相似文献   
118.
刘红军 《推进技术》1998,19(4):18-21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大范围非线性调整,提出了分级迭代直接求解高维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方法,并对液氧/煤油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的典型调整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考虑作为冷却剂的燃料温升、主涡轮入口燃气温度、主涡轮泵转速、发动机真空比冲以及燃气发生器喷注器压降和主燃烧室喷注器压降约束下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最大可调域。  相似文献   
119.
复合固体推进剂过渡相(中间相)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爱民 《推进技术》1998,19(5):97-102
在总结归纳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吸取键合剂作用模型的优点,结合新近提出的网络与形态结构理论,并引入颗粒充填复合材料中的成熟理论,提出了一个描述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过渡相(中间相)模型。通过力学,数学推导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结构因素与力学性能表征参数(σ,ε)的定性关系,这与验证主前人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提出的关于过渡相模量与基体模量匹配的调节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力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太阳系远深距离的探测将是人类下一阶段深空探测活动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探测器连续推进动力技术的突破。从描述连续常值推力下太空飞行的施图林格解出发,对其中反映的深远空飞行任务有效载荷比、任务时间、飞行距离等关键参数与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在特定任务时长、特定飞行距离要求下发动机比冲、功率需要满足的条件及其对有效载荷比、最终飞行速度等指标的影响。此外,基于二体轨道动力学对太阳系行星探测的大椭圆转移轨道和转移能量进行了推导,并对连续推力的太阳帆任务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指标做了理论性的计算。这些结论是对深空探测连续推力方案基础理论的归纳,可以为我国未来开展深远空探测活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