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航空   504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16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61.
利用Laplace变换将不可压粘性流体动力学的方程与边界条件变换到象空间上,同时也就把初值条件引入到象空间的方程内。然后在象空间利用变积方法建立不可压粘性流体动力学的拟变分原理和广义拟变分原理,再将它们拉氏反演到原空间内,即得时间域内的不可压粘性流体动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广义变分原理。最后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原理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62.
曹雪梅  张华  方宗德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618-2624
在计算时变啮合刚度的基础上,推导了承载传动误差简化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承载传动误差的幅值、形状及一阶频谱幅值随重合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承载传动误差简化公式定性的分析了负载扭矩与实际重合度的关系、承载传动误差的变化规律、齿面印痕和几何传动误差对承载传动误差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基于承载传动误差的齿面优化设计的优化策略,优化变量为接触迹线的角度、几何传动误差的幅值,优化目标为承载传动误差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波动最小.   相似文献   
663.
江翔  李书  赵金强 《飞机设计》2010,30(4):57-60,70
提出了分析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问题的无网格局部彼得洛夫-伽辽金混合配点法,层合板理论采用经典理论。通过移动最小二乘近似构造形函数,采用配点法建立系统平衡方程,推导了系统刚度矩阵和载荷力向量。采用配点法和罚函数法分别施加自然边界条件和本质边界条件。计算实例表明,MLPG混合配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并且相比其它的无网格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64.
榫连结构接触面几何构形对接触区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研究并降低传统榫连结构接触区边缘的高应力梯度,对几种典型接触形式展开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接触形式将导致不同的接触应力分布;针对某单齿燕尾形榫连结构,建立了一系列不同网格密度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接触区的应力集中程度,并以此提高接触应力的求解精度;并进一步改进了接触面的几何形式,分析表明二维条件下圆弧/直线的接触形式改善了传统平面/平面接触的应力集中,圆弧/圆弧的接触形式将使接触应力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665.
微动工况下接触刚度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能够测量由于接触表面间小幅度的相对切向运动所导致的迟滞现象的试验装置,克服了无法将系统刚度与接触刚度分开的难题.利用该试验系统能够对不同初始正压力和激振力作用下接触表面间微幅相对运动的迟滞曲线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得到接触表面间的接触刚度.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为最终建立一套可准确预估接触表面间接触刚度的数值模拟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6.
研究了基于热黏弹性接触理论计算固体装药结构界面应力的数值方法,给出了一种快速判断界面是否脱黏的工程实用方法.以某固体装药结构为例,采用接触算法模拟固体装药多层结构复杂的边界条件,计算了挂飞工况下固体装药结构应变场特征,研究了壳体/绝热层界面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应变场云图符合工程实际,壳体/绝热层界面黏接良好,不会发生脱黏现象.   相似文献   
667.
刘冬欢  尚新春 《航空学报》2012,33(10):1834-1841
采用内置高温热管的疏导式热防护结构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热防护方式,热管与高温复合材料之间的接触热阻(TCR)对防热效果有重大的影响。首先给出了一种疏导式热防护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而采用间接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由接触热阻引起的热力耦合问题的计算格式,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预留间隙条件下的热防护结构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重点考察了接触热阻对其防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留装配间隙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应力水平,但同时使得界面接触热阻增加,从而使得结构驻点温度升高,因此在采用预留间隙设计时必须在考虑界面接触热阻的条件下从结构强度和温度两方面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668.
航空发动机结构存在许多机械结合面,这些结合面间的接触在微观尺度上是各粗糙峰的接触,而由粗糙峰接触所产生的接触刚度具有随机性,开展粗糙表面接触刚度模型研究,对有效分析发动机部件和整机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主要从统计学和分形理论两方面归纳了粗糙表面接触刚度模型的建模方法。基于统计学的粗糙表面接触刚度模型描述简单明了,且能极大程度缩短求解过程;利用分形理论所描述的物体形貌特征不受空间的束缚,更接近客观物体的真实属性与状态。重点对接触刚度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表明,目前粗糙表面接触刚度模型主要采用统计学描述与分形描述的解析模型,统计学描述接触刚度模型日渐成熟与完善,分形接触刚度模型能定量表达总的接触刚度与粗糙度的关系。但解析模型未考虑微尺度效应及材料基体变形对微凸体变形的影响,未来对基于纳米级粗糙表面接触刚度模型、考虑基体变形的粗糙表面接触刚度模型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微观接触的宏观接触有限元模型可弥补解析模型的不足,将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69.
基于试验鉴定过程中保障设备问题分布,构建了保障设备10种常见问题分类,利用多型机使用鉴定数据,对我国航空保障设备存在的使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对"三化"、功能/性能、转场运输等高发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梳理,对使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顶层规划、标准规范、"三化"统型、保障模式和试验鉴定等层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0.
采用极大代数方法对民航飞机每一批次中各类机型的配比大于1的离港过程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通过多步输出反馈,得到了具有多步状态延迟的闭环系统模型。给出了求解极大代数意义下的广义特征值问题的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