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7篇 |
免费 | 678篇 |
国内免费 | 28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42篇 |
航天技术 | 325篇 |
综合类 | 224篇 |
航天 | 3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研究了带有和不带有伸出的垂直嵌板的鸭式飞机(Velocity-173)的横向稳定性。众所周知,鸭式飞机(Velocity—173)具有良好的纵向稳定性.但其横向稳定性比较差。为了改善其横向稳定性.设计了两种复合材料夹层板.将其安装在垂直尾翼下面.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飞行试验来研究安装伸出的垂直嵌板的效果。采用解析法和实时参数估计法从飞行试验数据中提取了横向可控能力/稳定性。本的工作验证了安装垂直嵌板对横向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2.
建立了缝合单层板弹性常数分析模型,通过考虑缝线穿过纤维时产生的弯曲并假设近似正(余)弦曲线,计算T700/QY8911缝合单层板的有效弹性常数,并将其与未缝合模型比较,总结了各缝合参数(行距、针距、缝线半径)对有效弹性常数的影响,为分析缝合层合板弹性常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3.
郝敬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1,(Z1)
本文根据微波网络理论,提出了利用A参量求解高频阻抗的新方法,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该方法用于网络分析仪系统测量高频阻抗,并将其测试结果与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专用高频阻抗分析仪HP4191A及该公司最新展出的频谱、网络、阻抗分析仪HP4195A的测试结果作了比较,实践证明,该方法与传统的S参量法相比,大大拓宽了阻抗测量范围,提高了测量精度(能自动地消除联接电缆的影响),且适用于被测件的同轴联接及非同轴联接。此方法对利用各种网络分析仪实现高阻测量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4.
根据北极海冰的热力学性质,建立了北极海冰热力模式时变区域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及关于雪层与冰层的厚度辨识模型(即最优控制模型),论述了该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及最优控制的必要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5.
206.
在小展弦比飞翼布局机翼外侧上/下表面分别设计了一组中等后掠角嵌入面, 并对其跨声速时的航向控制效果及其流动机理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 上嵌入面可在小迎角范围通过轴向力和侧向力的共同作用提供稳定的偏航力矩, 实现航向控制;当α>6°时, 由于嵌入面逐渐处于前缘涡的影响范围内, 在前缘涡的吸力作用下, 嵌入面航向控制效果迅速下降, 直至失效, 且进行航向控制时存在不利的滚转耦合;下嵌入面可在全迎角范围内提供稳定的偏航力矩, 实现航向控制;通过在小迎角范围内使用上嵌入面, α>6°时使用下嵌入面, 不仅可在全迎角实现航向控制, 且不影响飞机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207.
针对折展结构性能存在多指标且这些指标之间又相互制约的特点,把结构效率引入到可展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应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对一种空间可展开平板天线支撑桁架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其关键几何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桁架结构的优化数学模型,以结构效率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对可展桁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支撑桁架各杆件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结构效率综合考虑了质量和刚度的影响,使结构质量和刚度同时得到优化;长宽比(l/w)是影响可展桁架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不同优化目标产生影响的次要因素有所不同;截面积对结构效率影响不显著(置信度p=90%),在相同杆长参数配置下,等截面可展桁架的结构效率仅次于变截面方案,但工程经济性最佳。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在概念设计阶段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进行空间桁架结构的快速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8.
针对航行体水下试验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水下航行体运动参数测量系统。从该系统的原理算法、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系统以采用硅微传感器的姿态测量系统(以下简称MTi)作为惯性测量组合,导航计算机采集MTi中的加速度计、陀螺和磁力计的原始传感器数据,结合捷联惯导四元数算法更新姿态矩阵,对航行体的姿态、速度、位置进行实时解算并存储解算结果,试验结束后通过上位机对试验数据进行读取。该测量系统多次应用于航行体的水下试验,获得了航行体水下运动参数。经试验验证,该测量系统性能可靠,可以满足水下航行体的运动参数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9.
基于极值理论的平尾结冰飞行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结合极值理论与Copula模型来量化评估平尾结冰条件下飞行风险概率的方法。通过建立人-机-环复杂系统模型,对平尾在进近与着陆过程中的结冰情形进行仿真,采用蒙特卡罗法提取平尾结冰极值参数,验证了所提取极值参数符合一维广义极值(GEV)分布,根据飞行风险的定义和相关安全性准则,建立了平尾结冰飞行风险发生的判定条件,计算得出一维极值飞行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选取Copula模型来描述二维极值参数的相关性,对多种Copula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对精度进行验证,得出Joe Copula模型对二维极值分布的描述最为准确,运用Joe Copula模型计算出二维极值飞行风险概率,有效解决了一维极值具有的局限性。所提方法对飞行安全评估等理论有一定参考价值,能为平尾结冰飞行事故的预防提供分析和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210.
基于EM-KF算法的直升机主减速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间接状态监测数据下直升机主减速器剩余寿命预测难以估算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卡尔曼滤波和期望最大化算法相结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不断更新振动信号特征值迅速且有效地估计出模型参数,进而预测不同运行时间主减速器的剩余寿命分布,最后对主减速器试验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估计主减速器的剩余寿命分布,通过与主减速器剩余寿命准确值对比发现,剩余寿命准确值绝大多数落于剩余寿命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表明该方法具有好的准确性,进而避免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