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航空   1044篇
航天技术   170篇
综合类   140篇
航天   2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孟军红  秦浩 《飞机设计》2023,43(3):50-54
多发飞机要求油门杆角度相同时,发动机产生相等的推力,但由于发动机本体和油门系统的个体差异导致相同油门角度时发动机产生的实际推力大小不一样。对于电传油门系统,发动机本体通过引人推力修正参数消除个体差异,通过油门杆角度传感器校正消除油门推力指令差异。对于随动形式的自动油门,通过总线弓人推力修正指令消除因自动油门执行机构精度不足引起的推力差异。对于机械式油门系统,飞机设计发动机同步修正系统,以一侧发动机推力为基准,自动控制装置跟随微调另一侧发动机的推力,消除机械式发动机本体和油门系统的差异产生的推力不一致。  相似文献   
622.
双掠旋翼桨叶不仅能够提高旋翼的气动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旋翼噪声,但由于双掠桨叶几何结构的特殊性,前掠角度和后掠角度的变化对其动力学特性有很大影响,有必要对双掠桨叶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运用Harmilton原理推导桨叶的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对旋翼系统进行简化,通过求解广义特征值,得到桨叶的各阶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分析前掠角度和后掠角度的变化对桨叶动特性的影响,得到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前掠角度和后掠角度的变化对桨叶前三阶固有频率影响较小,随着后掠角度的增大,桨叶的四阶和五阶频率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623.
地效飞行器着水过程中,断阶着水产生的冲击易导致结构表面屈曲或破坏。基于ALE有限元法,通过罚函数法处理两相界面流固耦合问题,对地效飞行器着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前飞速度、下沉速度、俯仰角等参数变化对浸水深度、砰击过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工况下,机体着水产生的压力峰值均出现在断阶处;随着俯仰角增加,水平过载峰值减小,垂向过载峰值先增大后减小,俯仰角为7°时垂向过载峰值最大,是最低过载峰值(俯仰角为15°时)的1.4倍;前飞速度增加致使水平过载峰值增大,而对垂向过载峰值影响不明显,但垂向过载峰值与垂向速度的平方近似呈线性关系,下沉速度越大,砰击过载峰值越大。  相似文献   
624.
为研究高超声速可变形双翼在不同迎角和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的气动特性,并针对在给定的迎角和马赫数条件下可变形双翼的舵面偏转角选取困难的问题,通过结合二分法、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对处于不同迎角和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的可变形双翼的舵面偏转角进行了选取确定,分析了可变形双翼的气动特性和舵面偏转角对其气动特性产生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当来流马赫数为5,迎角从1°~8°变化时,可变形双翼的升阻比明显大于Busemann双翼的升阻比,最大可达4.2倍;当迎角为3°,来流马赫数从0.5~5变化时,可变形双翼的升阻比最大可达Busemann双翼升阻比的3.4倍。结果表明可变形双翼在大迎角和大速度范围内均能保持高升阻比,在高超声速飞行中将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625.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时易产生撕裂、毛刺等缺陷的特点,采用双锋角钻头为研究对象,从横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对孔入、出口缺陷的影响和加工参数对撕裂因子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分析双锋角钻头钻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双锋角钻头双主切削刃加工特点降低了入、出口钻削轴向力,有效抑制了入、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产生,更适合于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转速增大有利于减小撕裂因子,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撕裂因子呈增大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试验两种钻头钻孔入、出口的撕裂因子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26.
大迎角限制器设计与飞机敏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浩  陈跃 《飞行力学》1994,12(2):21-26
在介绍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限制器和飞机敏捷性要求的基础上,以典型战半机为例,计算了飞机的敏捷性尺度,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大迎角限制器对飞机敏捷性的影响,并以空战周期时间为例,说明迎角限制器参数的选择应兼顾飞机的敏捷性与飞行安全两方面。  相似文献   
627.
针对Y─12(Ⅱ)型飞机在进行小重量起飞性能试飞时出现的主轮自动离地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找出了产生主轮自动离地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进措施,并分析研究了对起飞性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起飞操纵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8.
绕三角翼纵向俯仰大迎角气动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芝  高正红 《航空学报》2003,24(5):414-416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 对三角翼从0°上仰至90°的动态流场结构进行了计算, 在此基础上, 对三角翼在上仰过程中受到横侧小扰动情况下的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给出了三角翼纵向动态情况下的气动力系数变化, 特别是大迎角横侧力矩系数的变化特征, 并对受到横侧小扰动后横侧运动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 机翼的上仰运动延迟了机翼上翼面旋涡的破裂。同时, 随着机翼俯仰角速度的提高, 机翼抵抗旋涡非对称破裂的能力明显增强, 机翼运动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29.
进气旋流对推力喷管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模拟近代大涵道比发动机排气状况的旋流模型,和在喷管落压比1.2到6.5范围内,进气旋流对轴对称喷管,矩形收-扩喷管,楔形二元喷管,和单边膨胀斜板形喷管等性能和射流流态影响等的一些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指出:进气旋流可使喷管出口射流柱中的旋涡加强,射流与外界气流间的混合区扩大,中心核心流区缩小,但它对轴对称喷管出口流态的影响很小。进气旋流同时对喷管推力系数和流量系数均起不利影响,增大进气旋流角度会使喷管推力系数和流量都下降,特别是当旋流角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二者降低很急剧,并且二元喷管降低的程度比轴对称喷管更严重,因之在具体应用情况中,保留多大发动机的旋流,要针对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选定。  相似文献   
630.
王巍  何庆芝 《航空学报》1988,9(7):326-332
 本文利用Schwartz-Christoffel映射函数及Muskhelishvili的复变函数方法分析各型分枝裂纹问题。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确定各种分枝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