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丁水汀  于航  邱天  单晓明  贺宜红 《航空学报》2020,41(1):123221-123221
换热对于容腔瞬态响应过程有显著影响,而目前缺乏分析容腔瞬态过程换热的通用方法,导致容腔瞬态响应模拟精度较差。针对这一现状,基于自由射流、冲击射流及外掠平板换热理论,提出了一种模拟非绝热单孔容腔瞬态充气过程换热的理论方法。应用该方法模拟了容腔压力和温度的瞬态响应过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压力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温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而绝热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相比,压力和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可达12%和14%,等温模型的压力和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可达6%和7%,说明理论方法显著提高了容腔瞬态响应模拟精度。同时,理论分析方法不仅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还能够极大地降低分析容腔瞬态换热的成本,可以有效支撑空气系统非绝热容腔元件建模。  相似文献   
92.
Nascap-2k is the updated version of the NASCAP/GEO spacecraft charging analysis code. In addition to packaging the physical content of NASCAP/GEO in a modern way, Nascap-2k incorporates other plasma analysis codes (in particular, the DynaPAC code) in order to extend its applicability to a wide variety of plasma environments. Nascap-2k also includes an interactive Object Toolkit for defining spacecraft surface models for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tenuous plasma charging capabilities of the code, with application to DSCS-III (geosynchronous environment), STEREO (solar wind environment) and MESSENGER (solar wind environment near 0.4 AU).  相似文献   
93.
空间辐射环境中,由高能电子所引起的深层充放电现象是威胁航天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90Sr放射源模拟GEO电子环境,试验观测了电子辐照下几种含有悬浮导体的典型卫星模拟部件结构的深层充放电现象,比较了真空度、束流密度与温度对放电现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层放电现象的产生与部件结构密切相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含有悬浮导体的结构即可产生放电现象。因此,航天器深层放电防护除了选择合适的介质材料外,要尽可能地避免悬浮导体的存在,同时还必须考虑真空度和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高压太阳电池阵在空间带电粒子环境中易发生静电放电,特别是太阳电池片间隙区域存在着诱发二次放电的风险。文章建立了太阳电池片间隙区域充电模型,基于静电理论研究了计算太阳电池片间隙区域充电电场的算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太阳电池片间隙区域两侧,充电电场呈对称分布;玻璃盖片与基底之间存在明显的电位差,且玻璃盖片的电位高于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95.
There is much observational data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onosphere-earth current density (Jz) in the global electric circuit, which is modulated by both solar activity and thunderstorm activity, affects atmospheric dynamics and cloud cover. One candidate mechanism involves Jz causing the accumulation of space charge on droplets and aerosol particles, that affects the rate of scavenging of the latter, notably those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and Ice Forming Nuclei (IFN) (  and ). Space charge is the difference, per unit volume, between total positive and total negative electrical charge that is on droplets, aerosol particles (including the CCN and IFN) and air ions.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the scavenging in stratiform clouds and aerosol layers in an air mass over the lifetime of the aerosol particles of 1–10 days affects the 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CN, so that in subsequent episodes of cloud formation (including deep convective clouds) there can be effects on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and even storm dynamics.  相似文献   
96.
冯娜  季启政  张絮洁  唐小金  张宇  杨勇  唐旭 《航空学报》2021,42(9):424469-424469
多层隔热组件包覆于卫星外表面,占据了整星表面的60%以上,既是必要的热控组件,也是抑制空间强电磁环境源的重要载体。相较于卫星内部组件,星表直接面临高能粒子的冲击与作用,导致其在轨面临的静电威胁极为严峻。其本质原因是高能电子穿透多层隔热组件的面膜,沉积于多层组件内部间隔层,进而在介质材料层形成了内建电场,造成静电放电效应。针对多层隔热组件的复合结构特点,建立了合理优化的内带电物理模型及其计算模型,模拟了GEO环境电子在典型多层隔热组件电子输运过程,进而计算明晰了间隔层涤纶网的电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GEO恶劣电子辐射环境下,多层涤纶网充电电场强度可高达9.7×108 V/m,存在放电风险;涤纶网接地边、角处的电场强度最高且电场畸变幅度巨大;多层充放电风险主要来自涤纶网与反射屏之间的非紧密接触而伴随的不良接地情况,建议通过加密棉线缝合间距以提升涤纶网与反射屏的接触效果,从而降低多层的充放电风险。  相似文献   
97.
极轨航天器多层外表面充放电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空间带电粒子辐照试验台进行了太阳同步轨道航天器多层组件表面充放电试验,研究了常规与导电型(带ITO镀层)两种Kapton/Al薄膜在受到带电粒子辐照后的充放电情况和外观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在近极地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带ITO镀层的导电型Kapton/Al薄膜能够有效释放电荷、降低多层组件外表面对航天器地的电位差,本身不会形成放电损伤,比常规Kapton/Al薄膜更适合作为航天器多层外表面热控涂层。  相似文献   
98.
杨集  陈贤祥  周杰  夏善红 《宇航学报》2010,31(2):531-535
卫星充电和尾迹效应会对周围的等离子体造成扰动,进而影响星上电磁和等离子测量 载荷的测量精度。利用卫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模拟软件SPIS,并采用DEMETER卫星的 一组在轨测试的等离子参数,采用粒子分室法模拟了低轨道卫星的尾迹效应特性。结果显示 ,卫星的表面充电电位为-0.72 V,负的充电电位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尾迹效应的影响,尾 迹效应对等离子体的扰动在尾迹一侧约为2.5 m,离子撞击侧约为0.7 m,其余两个 侧面约为1.1 m,即等离子鞘层呈桃形分布,且在尾迹区存在离子浓度为零的空白区和 浓度较小的稀薄区,而在尾迹区也是电子浓度的稀薄区,但不存在电子浓度为零的空白区。
  相似文献   
99.
为解决防空武器系统的快速补弹问题,首次采用了机器人技术于导弹装填作业中,实验表明,该系统的勤务时间信为人工吊装作业的1/4,大大提高了导弹的装填效率,地提高导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解决防空开口的配置数量与财力之间的矛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饱和时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鹏  崔巍 《航空动力学报》2018,45(7):56-60, 66
分数槽集中绕组(FSCW)电机磁路的特殊性,使得其交直轴磁路的饱和现象更加突出。冻结磁导率法可以精确地计算电机在饱和工况时的交直轴电感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将该方法应用在10极12槽FSCW样机中,并与传统电感计算结果比较;针对高频信号注入法实现电机无位置控制,目前电机的高频数学模型中使用的还是基频电感,使用冻结磁导率法求解出了电机高频电压数学方程中的高频电感,取代基频电感以提高无位置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