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3篇 |
免费 | 447篇 |
国内免费 | 40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73篇 |
航天技术 | 161篇 |
综合类 | 210篇 |
航天 | 3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基于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双胞单元模型和势能最小原理,运用解析算法给出了简支条件下复合材料纵向加筋板临界屈曲载荷方程,对影响复合材料加筋板临界屈曲栽荷的主要参数:加筋板各项异性比,筋条的弯曲刚度,筋条间距和加筋板的长度进行了研究。解析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给出了不同参数对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载荷的影响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筋条间距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弯曲刚度存在一个阀值,当筋条高度大于阀值时,屈曲载荷不会随筋条弯曲刚度的增加而增加;给出的临界屈曲载荷方程可以方便的计算出压缩载荷下简支加筋板的屈曲载荷。 相似文献
282.
复合材料在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材料能够使主支撑结构质量降为278kg,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固有频率为156.09Hz,满足设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结构热变形引起的光学元件刚体位移,提高成像品质。文章对复合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3.
电沉积CeO2/Zn纳米复合涂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米氧化铈颗粒加入镀锌液中进行复电沉积制得纳米复合涂层。通过失重法,ICP,SEM和XRD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铈颗粒对电沉积锌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电沉积条件下,纳米复合涂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而微米复合涂层的耐蚀性只稍有改善;纳米复合涂层中氧化铈的含量高于微米复合涂层中的氧化铈含量。纳米氧化铈颗粒改变了锌涂层的表面组织形貌和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涂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8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反气相色谱(IGC)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国产T700级碳纤维和东丽T700S碳纤维的表面形貌、表面能和表面化学特性进行表征,测试两种碳纤维增强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韧性和湿热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特性(表面形貌、表面能和表面化学组成等)对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国产T700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界面黏结性能优于T700S/QY9611复合材料;国产T700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的韧性优异,冲击后压缩强度达到了国外先进复合材料IM7/5250-4的水平;经湿热处理后的层间剪切强度仍与T700S/QY9611复合材料相当,说明国产T700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湿热性能。 相似文献
285.
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格栅结构是由连续纤维缠绕的斜向及环向肋和蒙皮组成的结构。对ANSY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分别采用层合板和层合梁单元模拟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蒙皮和肋。根据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几何特征及其载荷分布特征,采用周期对称有限元模型,分别以最大应力准则、最大应变准则和蔡-吴准则和Chang刚度退化准则对轴压载荷作用下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破坏过程进行了强度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蔡-吴准则预测并结合Chang刚度退化准则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86.
<正> 对某机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垂尾加强肋、座舱盖、垂尾蒙皮等构件进行模态分析试验,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87.
先进的超声可视化成像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先进的可视化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材料及其结构内部缺陷大小、位置以及三维分布特征。在众多的可视化成像无损检测方法中,超声成像检测方法是一种已经在复合材料、焊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视化成像检测技术,通过超声B-、C-、T-扫描以及三维投影成像,可以揭示材料及其结构中缺陷和微结构的三维量化分布。本文介绍了基于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典型检测应用及结果。 相似文献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