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385篇
航天技术   99篇
综合类   77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基于DCOM技术构建分布式数控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DCOM技术的特点,对利用DCOM技术构建分布式数控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组件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气动中心高速所FL-24风洞中进行的飞机外挂物部件气动特性试验研究的简要情况和典型试验结果。试验是在M=0.60~1.50、α=-4°~16°、β=0°~5°条件下,利用两台内式五分量天平,分别测量得到了某飞机干扰流场下该机左右侧机翼翼下某导弹弹翼、尾舵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导弹弹翼、尾舵的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合理,量值可信。试验研究的成功,提高了风洞试验能力,为飞机外挂物部件气动特性的获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校准问题,在分析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电子/电工组合式的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校准装置,并简要说明装置电工部分、电子部分以及上位机软件的实现。经省级计量研究院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校准结果符合0.2级要求,可作为标准装置解决1级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量值溯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机载部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航空器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对机载部件使用寿命的统计和失效分析,对部件的故障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方法,并举例说明了此方法在维护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C库的开发和适配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内核架构的嵌入式分区操作系统新C库的适配验证方法,依次对基于微内核架构的嵌入式分区操作系统之上C库的总体部署方案、初始化过程、典型功能模块的适配开发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搭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在恩智浦公司的四种硬件平台上对开发和适配的C库进行了相应的功能测试和验证,提出了三个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靶场试验跨区域雷达联合参试的特点,结合靶场试验信息实时处理显示需求,分析和比较了高层体系 结构(HLA)和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的原理和技术优势,设计了适用于靶场试验的雷达组网信息系统总 体框架,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提高靶场综合试验能力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机载嵌入式系统构件间依赖关系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和未来作战需求的变化,机栽系统的设计更偏向于机群间的公共资源统一分配和协同作战能力,能够动态加卸载构件的构件系统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在动态加卸载构件的整个周期中,动态依赖关系的分析与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有依赖方案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依赖分析的方案,解决了使用动态依赖可能导致构件运行时依赖关系不满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盲源分离(BSS)问题的最有效解决方法之一,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可以分为时域和频域算法两类.将时域盲源分离的快速算法推广到频域,通过在频域中应用非圆信号的伪协方差矩阵,推导出一个新的固定点算法来解决线性瞬时混合的非圆信号盲源分离(BNSS)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评估热端部件的可修复性是开展受损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合介绍了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定义、技术上的可修复性及可修复性评估的工艺流程等。重点论述了不同因素对可修复性评估的影响,并指出:热端部件的可修复性评估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针对部件结构和使用特点,综合分析部件缺陷位置载荷要求、焊接修复区组织性能和结构可达性、工艺匹配性等特殊制约因素对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受损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合理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20.
全文以青海为例,针对基层图书馆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工程共享"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