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38篇
航空   1063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169篇
航天   2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聚晶金刚石刀具对SiC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w/LD2的超精密切削试验,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检测分析证明:SiCw/Al铝基复合材料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可以达到超精密级Ra0.01μm,但比切铝基体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值大一级,且粗糙度值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进给量的减小而减小,而吃刀量的影响不大;晶须的破坏方式对加工表面粗糙度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92.
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ELID磨削技术在精密加工中的开发应用。采用自行开发的ELID磨削工艺系统对硬质合金、工程陶瓷、高速钢进行精密镜面平面、内圆和外圆磨削,得到了表面粗糙度Ra=0.003~0.025μm的加工表面。  相似文献   
993.
王华明 《航空学报》2002,23(5):473-478
 简要报道本实验室目前在先进航空金属材料激光表面改性及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 :(1 )钛合金耐磨阻燃激光表面合金化与激光熔覆表面改性技术;(2 )刷式密封及指尖密封跑道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新材料及其激光熔覆制备新技术;(3 )难熔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高温耐磨耐蚀多功能涂层新材料及激光熔覆涂层技术;(4 )高性能 /梯度性能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飞机活动翼面结构布局方法 ,并提供一种基于现代集成设计技术的、具有良好操作性的、用于结构方案论证时的新方法 ,本文采用模块化策略和几种手段相结合的思想作为技术途径 ,具体表现为将CAD、CAE和结构拓扑优化组合使用 ,以UG作为CAD几何造型平台 ,以ANSYS作为CAE建模平台 ,利用作者提出的敏度阀值概念和约束补偿措施构造出一种拓扑优化新算法。以实际飞机型号作为算例 ,优化结果与真实的结构布局形式相比较 ,能够指出传统设计的不足之处 ,这既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物理模型的合理性 ,又考核了该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同时 ,也说明了本文提出的“结构布局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最后 ,从该方法的良好操作性可以预示出它对未来飞机活动翼面结构设计 ,会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995.
非球面曲面光学零件超精密车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金刚石单点车削(SPDT)的方法在"Nanosys--300非球面曲面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数控机 床上加工非球面曲面类光学零件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6.
从UG数模到MGAERO网格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UG数模的曲面快速转化为MGAERO所要求的网格面,从而为快速优质高效的建立MGAERO计算网格提出一条新的思路,并提供了切实可行、使用方便的程序。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分布粘贴在矩形机翼上下两面的压电驱动器 ,验证了使用该类结构提高飞行器横滚能力的可能性。针对常规的副翼操纵面与虚拟操纵面 (FictitiousControlSurface)两种方案 ,比较了在不同速压或不同刚度下两类方案的表现。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有本质的差别 :对于常规的副翼操纵方案 ,气动弹性效应是不利的 ,必须保证机翼具有足够的结构刚度以防止副翼反效问题 ;但对于虚拟操纵面方案 ,气动弹性效应是有利的 ,可以使用较小的能量控制较为柔软的机翼达到要求的横滚性能。计算结果显示 ,利用压电驱动器的方案可以大大减少结构重量  相似文献   
998.
双分层损伤层合板屈曲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菊芬  郑罡 《航空学报》1999,20(6):562-564
采用参考面单元技术,建立双分层损伤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分层尺寸和位置对层合板压屈载荷的影响。大量计算表明,双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压屈载荷完全由其最弱的子层确定。在一定的分层位置范围内,双分层和相应单分层的压屈载荷有极好的一致性。给出的压屈载荷的等值线图可以清晰地描述压屈载荷随分层位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真空感应加电渣重熔冶炼技术生产的1Cr18Ni10Ti不锈钢,其冶金质量和全面性能较以前相比均有很大提高。通过对1Cr18Ni10Ti棒材样品疲劳断口的研究分析表明,材料的疲劳性能与冶金质量、内部组织结构、试件表面完整性有关。改变热处理制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品的表面完整性对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疲劳裂纹源多为机加工留在表面的刀痕、划痕。  相似文献   
1000.
表面完整性对30CrMnSiNi2A钢疲劳极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喷丸强化和振动冲击强化两种表面形变强化方法改变 30CrMnSiNi2A钢的表面完整性 ,用升降法测定了 10 7循环周次下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试验结果表明 ,振动强化使疲劳极限提高 11% ,喷丸强化使疲劳极限提高 1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