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航空   1772篇
航天技术   193篇
综合类   197篇
航天   7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用ZrB2微粉对2D C/SiC基体进行改性,研究了化学气相渗透结合浆料浸渍及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2DC/SiC-ZrB2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和1800℃甲烷风洞环境中的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氧-乙炔环境中,2D C/SiC-ZrB2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6.1×10-2 mm/s和1.0×10 -2g/s,相对2D C/SiC复合材料而言,ZrB2微粉并没有提高C/Si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在1800℃甲烷风洞环境中,涂层致密度起主要作用,涂层致密度相同时,复合材料的开气孔率越大,质量烧蚀率越大,ZrB2微粉的渗入对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2.
隐身技术推动新一代飞行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飞行器的总体、气动、结构、系统、制造和试验等几个方面,讨论雷达隐身技术要求对飞行器设计、制造、成本等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93.
张昊  唐豪杰  黄铮  朱民 《推进技术》2011,32(1):130-134
振动燃烧是由非稳定燃烧放热和压力脉动互相耦合产生的系统振荡过程。振荡燃烧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对自激振荡燃烧相互耦合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系统的闭环特性。另外还可以对燃烧系统施加特定的扰动以得到燃烧系统的开环特性。为了研究振荡燃烧的动态过程,需要实现不同物理量的同步测量。相同步方法能够实现压力脉动与燃烧放热率脉动的同步测量,确定二者间的周期变化关系。通过对两个不同振荡类型的实验台进行相同步测量,分析振荡燃烧过程中压力脉动与放热率脉动的相位关系,并讨论了相同步方法的误差,提出了不同实现方案。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提高火焰测量的相同步技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航空动力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航空动力技术现状及当前技术前沿热点,分析未来需求,对先进动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针对两次进水的镁基水冲压发动机,对发动机总体的燃烧室长度和一次、二次进水距离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测温结果,提出金属镁以熔融液滴形式进入燃烧室,镁滴燃烧为蒸气相扩散燃烧过程.采用简化的D3/2定律计算镁滴燃烧时间,并以镁滴燃烧和雾化水滴蒸发所需时间为依据,建立了燃烧室长度和一次、二次进水距离设计方法.参...  相似文献   
96.
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分别从物理概念、理论预估模型、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方面出发,论述了不稳定燃烧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和一些经验教训.提出了应加强流场与声场能量交换、铝粉综合作用等机理的理论研究;开展分布燃烧、脉冲触发不稳定燃烧的实验研究;进一步开发稳定性预估软件等观点,为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采用涡耗散燃烧模型对环形混合器和锯齿冠状混合器的加力燃烧进行三维两相化学反应流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形混合器,锯齿冠状混合器能够显著提高外涵气流的温度和内涵的含氧量,在相同的供油方案下,使得燃烧效率提高14.9%.   相似文献   
98.
弯曲段壁面冲击发散冷却结构流量系数与冷却效率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采用冲击发散冷却结构时的流量系数和冷却效率,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实验件模型,分别对其流量系数和冷却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弯曲段冲击发散冷却结构的流量系数较小,一般不会超过0.7.发散孔倾角为40°的流量系数要小于倾角为20°和30°的流量系数,流量系数随着发散孔纵向间距比的增大而减小.②弯曲段冲击发散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均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其冷却效率要明显高于直板冲击发散冷却结构,且这种差异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
带不同凹腔结构涡轮问燃烧室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和满足低排放的要求,提出了1种基于涡轮内补燃增推循环的超紧凑燃烧室──涡轮间燃烧室。建立了3种带不同轴向凹腔(AC)结构的TIB模型,比较了3种模型的流动性能和燃烧性能。计算结果表明:TIB的燃烧效率高达99.3%,AC结构的改变对燃烧效率影响较小,但对温度场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
对均匀混气进口突扩燃烧室进行了数值研究,比较了燃烧状态和非燃烧状态突扩回流区。发现燃烧状态的回流区长度比非燃烧状态减小了36%(混气当量比为0.65)。分析了燃烧引起回流区长度减小的两个重要原因:温度梯度对速度矢量的偏折和加速作用以及热阻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