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251篇
航空   1029篇
航天技术   546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55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惯性导航系统各种传递对准方法讨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俞济祥 《航空学报》1988,9(5):211-217
 本文按对准基本原理将惯性导航系统各种传递对准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可称为计算参数匹配法,它包括速度匹配和位置匹配;另一类可称为测量参数匹配法,它包括加速度匹配、姿态匹配和角速度匹配。文中详细讨论了这两类方法的性质,指出:计算参数匹配法类似静基座自对准和空间率对准,在载体无机动动作时对准时间较长。测量参数匹配法对准时间短,但受载体挠性变形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民航客机的自动导航、进近、着陆的全过程。随着重点分析了波音737飞机利用SP-77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与仪表着陆系然的航向信标仪和下滑仪及机载无线电高度表等设备实现向跑道自动进近和自动着陆的工作过程,并系统介绍了在实现上述过程中,SP-77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自动驾驶仪横滚通道和俯仰通道控制逻辑的建立,系统工作电路的转换,系统的控制规律和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3.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SINS/CNS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特点研究了SINS/CNS组合导航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分段定常系统(PWCS)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系统状态可观测度分析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状态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在求状态变量的可观测度时,抛开了观测量,只利用可观测矩阵进行分析,然后将该理论应用到SINS/CNS组合导航系统中,证明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进一步根据可观测度分析的结果对系统进行反馈校正,通过仿真结果证明导航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4.
详细介绍了BIT和ATE组合测试技术及其在机载电子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具体应用。应用表明BIT和ATE组合测试技术可有效提高设备的测试性。  相似文献   
125.
房元鹏 《飞行力学》2008,26(1):60-63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入过程初期,反作用力控制系统是其姿态控制的主要手段,结合气动舵面可以减小飞行器对该系统的总冲需求,提高飞行器动态响应特性。给出了反作用力控制系统与气动舵面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三种复合控制指令分配策略,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三种策略的姿态控制效果及总冲需求。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完成飞行器姿态控制,并各有其优缺点,研究结果为航天器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律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6.
 针对低成本捷联惯导系统(SINS)中陀螺动态误差的不对称性在角振动条件下造成姿态漂移的问题,设计了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补偿模型。在标定模型参数时,为降低对外部参考信号测量精度的要求,提出用姿态解算的最终误差作为网络优化目标的训练方法。由于最终的姿态误差不是网络的期望输出,无法采用有导师的训练方法,为此采用了微粒群优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陀螺动态误差的不对称度减小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7.
介绍了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和算法,阐述了弹射起飞系统和伞降着陆系统的设计原理,采用嵌入式系统和GPS设计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导航控制、任务控制系统和数据链,实现了空中机器人的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128.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开发系统的软件更新必须通过硬件仿真器来实现,不便于系统的维护.良好的可维护性是嵌入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系统能否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南航导航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微小型导航计算机,研究了利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实现应用软件快速更新的方法,解决了程序的定位、代码传输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体现了方法研究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无人机类脑吸引子神经网络导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无人机在非结构化或未知环境下飞行主要采用SLAM进行导航与定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依赖高精度昂贵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传感器;需要建立准确世界和无人机物理模型;受环境影响较大;自主智能水平较低,无法较好地满足无人机对导航系统的要求,需要发展自主智能的导航方式。基于吸引子神经网络的类脑导航技术,无需训练模型参数,不依赖高精度传感器,无需精确建模,且复杂环境下鲁棒性较强,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潜力。简要阐述了动物大脑导航机理,分析了吸引子神经网络和基于吸引子神经网络的类脑导航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吸引子类脑导航技术在无人机应用中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0.
在飞机显示器的水平导航区域上需要为飞行员实时显示最新的航线信息,航线中的每个航路点均有不同的转弯方式,目前国内正在研发的飞机采用旁切转弯和飞越转弯两种方式,若错过了预计的转弯起始点,则需要重新进行航线解算,这被定义为超调转弯,给出三类转弯航线的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