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340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81.
在跨声速风洞中研究了声激励对于可压缩流中细长旋成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可压缩流场中,声激励对于细长体典型迎角下的流动非对称性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但由于高速风洞中流场本身的湍流度较高,声激励效果要比低湍流度不可压缩流中的影响弱。  相似文献   
482.
分析了多外载联合作用下圆板的轴对称非线性弯曲问题。分析从极坐标系下圆板弯曲的Von-Karman方程出发,运用微分求积方法(DQ法)导出了控制方程的DQ形式;边缘径向位移和边缘力矩由两个统一的方程来表示,通过改变方程中的约束刚度和边缘载荷系数,实现了对任意边界条件的模拟;对最终得到的非线性方程组,用Newton-Raphson方法进行了迭代求解。文中给出了圆板受横向均布力、板心横向集中力、边缘均布径向力、边缘均布弯矩等四种载荷两两联合作用下的计算结果曲线,讨论了不同联合载荷对回板非线性弯曲的影响。与文献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各种边界条件,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483.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HESM)磁场分布往往呈现三雏特性,二雏有限元法难以适用.而三维有限元瞬态场分析的计算量巨大,进行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与控制系统外电路的闭环场路耦舍仿真目前还不现实,本文建立了切向磁钢HES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由静磁场计算得到气隙磁通随励磁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三雏瞬态场路耦合分析电机空载特性和外特性,由电势波形和矢量图推算不同励磁、不同负载电流下电机同步电抗值.根据电压方程建立了切向磁钢HESM的MATLAB/Simulink数学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闭环系统仿真分析、快速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84.
基础激励结构的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基础激励结构的试验模态分析理论和原理,引进了结构响应和界面力方程。给出了结构约束状态和自由状态下的结构响应与基础激励之间的关系式。讨论了界面力的直接和间接测量方法。用一个四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原理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85.
导弹公路运输模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型号特种车辆进行模态试验的研究,分别采用了敲击法模态试验、路障冲击试验和跑车试验三种方法对特种车辆模态参数的识别进行了尝试。同敲击法识别结果对比发现:路障冲击试验识别出的2、3阶固有频率分别降低了15%和0.8%,跑车试验识别出的1至3阶固有频率分别降低了55%、29%和9%;从整车的振型来看,导弹公路运输低频段主要以刚体模态为主。通过研究解决了导弹公路运输模态试验方法的正确应用问题,可为相关领域内导弹公路运输模态试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6.
舵面热模态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改进的热模态试验方法,采用振动台基础激励技术和激光测振仪非接触测量方法,对舵面的热模态特性进行测试,获得了一阶弯曲频率和扭转频率随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7.
对某型发动机进气机匣联动环跑道裂纹故障进行机理分析,认为联动环跑道处的机加接痕明显,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风扇一级转子叶片激起机匣振动,机匣本身强度不足,导致在故障部位萌生裂纹并扩展。采用激光熔覆+氩弧焊复合方式利用导热法原理进行修复,自制铜夹具进行导热,可以减少机件的形变量;通过改变坡口形式、减少金属熔覆填充量,改变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控制热输入量、单位能量密度,可以使形变量进一步减少,满足了产品尺寸和形位要求。  相似文献   
488.
刘加伟  柳兆涛  丁仕洪  姚程 《推进技术》2020,41(5):1055-1062
基于等离子体热效应机理,在来流速度为34m/s和攻角0~12°内,对NACA0012翼型在等离子体激励下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研究等离子体激励的位置和数量对翼型的升阻力特性的影响,得出翼型增升减阻的最佳位置和数量。为保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将未激励的翼型流场参数与NASA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未激励翼型的流场计算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在等离子体单激励下,最佳减阻位置位于翼型下表面的前缘,最佳增升位置位于翼型下表面的后缘,且二者受攻角的影响较大;在翼型下表面的前缘和后缘同时施加激励时,翼型的减阻比约为20%,最大增升比为52%。  相似文献   
489.
深冷组合发动机吸气模态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远  陈玉春  史新兴 《推进技术》2020,41(12):2659-2669
为了研究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吸气模态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基于部件法建立了发动机热力学计算模型,依据整机共同工作条件确定了发动机非设计点计算的变量与平衡方程。根据工质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以氦压气机转速和氦涡轮前温度为控制变量的双变量控制规律。在考虑发动机机械负荷、气动负荷、热负荷及压气机稳定裕度等限制的条件下,根据制定的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完成了高度特性和速度特性的计算。根据限制条件计算得到了发动机的工作包线,并指出了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的区域划分。最后,将控制规律应用于工作包线内,获得了压气机转速、换算转速及工质流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包线上下边界分别取决于氦压气机喘振裕度限制和空气压气机换算转速下限,右边界限制取决于换热器1氦气出口温度上限。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应划分为2个区域,分界线满足以下条件:空气压气机和氦压气机换算转速同时达到最大值。分界线以上空气压气机达到最大工作状态,分界线以下氦压气机达到最大工作状态。空气压气机进口参数是决定控制规律分界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0.
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的组合转子轮盘间多采用非连续界面连接,通过建立两轮盘的环形平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冷态预紧、升速工况下的结构分析及稳态温度场下的热-结构耦合分析。研究了环形接触界面的接触应力、切应力、磨损深度等微动参量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预紧力单独作用下接触应力从内径到外径逐渐减小,内径处接触应力和切应力最大,磨损最严重;随转速升高,离心力增大,接触界面的最大接触应力增大,最小接触应力减小,造成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程度及磨损加剧;稳态温度场导致盘间接触应力均值大幅度上升,严重加剧轮盘间磨损;从盘间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与界面微动磨损情况来说,热载荷是造成组合转子非连续界面微动磨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