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428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采用高频热等离子体工艺合成ZrB2和ZrC高温超细粉体材料,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采用XRD、FESEM、霍尔流量计表征产品的纯度、尺寸。结果显示,产品结晶较好纯度较高,平均粒径小于100 nm,松装密度分别为ZrB2 0.71 g/mL,ZrC 0.46 g/mL,实验室产量可以达到500 g/h。  相似文献   
192.
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采用新型等离子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进行表面流动分离点的控制实验。实验风速为20m/s和35m/s,迎角为0°~16°。并参照压力分布的实验结果对流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翼型表面的气流分离点只要落在等离子体激励所形成的激励区内,分离点都会被推迟到靠近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最末端电极处。证明等离子激励器能够对翼型表面的分离点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3.
 第一代热障涂层(TBCs)由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陶瓷隔热层和金属粘结层组成,该涂层长期使用温度低于1 200℃。随着先进航空发动机向着高推重比发展,迫切要求发展新一代超高温、高隔热热障涂层材料。LaTi2Al9O19(LTA)在1 500℃长期保持相稳定,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超高温热障涂层候选材料。本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制备了LTA涂层,研究了喷涂工艺对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涂层中含少量的非晶态,在860℃和1 130℃出现晶化峰。等离子喷涂过程中La2O3挥发量较多,导致沉积态涂层中La元素与原始粉末相比含量偏低,而其他组分的化学成分随喷涂功率变化不大。LTA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在1 400℃下为0.3~0.4 mm2·s-1,热导率为1.1~1.6 W·m-1·K-1。1 050℃经过20小时热处理后,得到晶化的涂层在晶化温度范围内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值均增大。随着喷涂功率减小,涂层孔隙率增加,热导率减小。  相似文献   
194.
热处理对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热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在GH33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锆纳米结构涂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拉曼光谱(RS)等分析手段对原料粉末和涂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和确定,分别利用激光脉冲技术测量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热扩散率.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纳米涂层颗粒分布在65~110nm之间,大于原料粉末的40~70nm,涂层主要由亚稳四方相氧化锆组成.1050℃下热处理34h后,涂层的热扩散率从制备态的2.15×10-3~2.75×10-3cm2/s升高到2.65×10-3~3.25×10-3cm2/s.   相似文献   
195.
原始喷涂粉末经过喷雾干燥法造粒,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了纳米TiO2涂层,并对涂层在300℃,400℃,500℃进行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TiO2涂层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涂层的微观形貌;用压汞方法测量涂层的孔隙率.结果表明,喷涂后锐钛矿型TiO2含量大约在30%~50%,粒径10~30nm,孔隙率小于6%,热处理后涂层更致密,孔隙率降低.喷涂电流为400A且未经过热处理的TiO2涂层具有最佳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6.
Ti2AlNb合金(O相)具有高的比强度、断裂韧性以及优良的抗蠕变性能,因而在航空制造中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但是,较差的耐磨性是其主要的缺陷并限制其实际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对Ti2AlNb合金进行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Mo.探讨主要工艺参数对Mo的扩散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表面合金化层的成分分布和微观结构.测定从表面到中心的显微硬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温度与时间均对扩散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出在优化的工艺温度980℃下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97.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year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MHD turbulence in the Earth’s plasma sheet. Due to the statistically transitory properties of fluctuations, finite size and boundary effects, however, issue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remain unresolved. Here we concentrate on such intrinsic features of plasma sheet turbulence as its origin and dynamical nature.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bursty bulk flow driven multi-scale transfer of energy towards the dissipation scale,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s. We show that, in contrast with previous results, Alfvénic fluctuations together with 2D eddy interactions may appear as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turbulence in the plasma sheet.  相似文献   
198.
Using data from the Mars Express Ion Mass Analyzer (IMA) we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ion beams of planetary origin and search for an influence from Mars crustal magnetic anomalies. We have concentrated on ion beams observed inside the induced magnetosphere boundary (magnetic pile-up boundary). Some north-south asymmetry is seen in the data, but no longitudinal structure resembling that of the crustal anomalies. Comparing the occurrence rate of ion beams with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t 400 km altitude below the spacecraft (using statistical Mars Global Surveyor results) shows a decrease of the occurrence rate for modest (< 40 nT) magnetic fields. Higher magnetic field regions (above 40 nT at 400 km) are sampled so seldom that the statistics are poor but the data is consistent with some ion outflow events being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tronger anomalies. This ion flow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ion beams around Mars.  相似文献   
199.
脉冲电晕放电对减少内燃机有害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脉冲电晕放电对减少内燃机有害排放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用NDIR(非分散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量了SY492Q-1型汽油机在等离子装置工作或不工作时排气中CO、CO2和HC的浓度,并通过等离子发生装置结构的变化调整阴极与阳极间的放电间隙,观察并测量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证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HC和CO的排放是可行的,并且等离子发生装置的放电电压和放电间隙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0.
MPT可靠启动与稳定工作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MPT属于电热型电推进,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发生器将来自电源系统的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然后电磁波在谐振腔中产生谐振并与工质(可选用N2,H2,He,Ar,NH3,N2O或水蒸气等)耦合,使工质离解、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最后高温高压等离子体从喷管高速喷出而产生推力。MPT的最大优点是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