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428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NCHANGEOFCOLDWORKINGRESIDUALSTRAINOFHOLEINALUMINIUMALLOYSHEETLinYing(Sheny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  相似文献   
182.
Geotail卫星的电场数据被用于分析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电场在磁扰动(Dst<-25nT)和磁静时(Dst>-25 nT的统计分布.结果表明,伴随着地向高速离子流,在X>-16Re以内区域出现强电场(高达 5—8 mV/m).磁扰动期间强电场的幅值较磁静时大,并且出现在更靠近地球的位置.较强和较靠近地球的强电场与磁扰动时更薄的等离子体片和更接近地球的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相联系.观测结果意味着磁扰动期间的亚暴可能更有效地将高能粒子注射到环电流中.这对磁暴和亚暴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3.
Considering the KuaFu mission, state of the energy release of substorm and storm is simply presented and it’s improvements by KuaFu mission are investigated. The KuaFu mission will provide u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release during the storm and the substorms. The two KuaFu-B satellites flying in 180° phase-lagged formation in a polar orbit will allow synoptic observations of the auroral oval, central plasma sheet, ring current and other regions. It can monitor the polar region 24/7 continuously. The advantage of the KuaFu mission is to provide the data during all phases of storm and substorm time tha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global energy release during all phases continuously. The data from auroral imager and other in-situ instruments on board KuaFu-B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auroral dynamics and Joule heating during a storm and substorm. The data from the neutral atom imager instrumen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s and the energy release in the ring current region from sudden commencement to complete storm recovery. Furthermore the data from KuaFu-A, which is around L1 poin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nterplanetary conditions along with the data from the plasma sheet to study the triggering process and energy release during a substorm. So, KuaFu mission with its continuous time monitoring facilities would enable us to make much progress towards solving the underly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84.
NS-DBD激励控制非细长三角翼前缘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三角翼前缘施加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激励唯象学模型,进行了47°后掠角钝前缘三角翼流动控制的仿真。分析了不同迎角下升力和阻力系数的变化、流场结构的变化、以及激励诱导旋涡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施加无量纲激励频率F+=1.44的NS-DBD激励后,可明显提高三角翼失速前后的升力系数;同时阻力系数也有所增加,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激励在前缘分离剪切层处诱导产生流向涡,改变了前缘剪切层结构,使其向内卷吸;激励后时均流场形成了明显的负压峰值,前缘涡附着线外移,吸力面回流区减小。   相似文献   
185.
针对目前不锈钢梯形内螺纹的加工多采用车削,由此造成螺纹的表面强度和硬度不高,疲劳寿命有限,在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中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证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辅助的不锈钢梯形内螺纹冷挤压成型技术。采用振动辅助内螺纹冷挤压机床,开展了振动辅助不锈钢梯形内螺纹冷挤压试验探究。试验表明,加工出的内螺纹牙高率达到93.2%,表层显微硬度达到300HV以上,牙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53μm,牙形和表面质量相比于传统车削加工出的内螺纹均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6.
文章首先基于雷诺相似理论,在地面螺旋桨实验平台上开展ARA-D翼型螺旋桨微秒脉冲等离子体增效三维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螺旋桨拉力增效效果随着脉冲频率增加而减弱,而螺旋桨转矩受等离子体影响随拉力增效效果增加而减弱,拉力、效率最大增幅分别达到10.79%、11.56%。而后基于雷诺相似理论及叶素理论,在低湍流度风洞开展S1223翼型螺旋桨叶素微秒脉冲等离子体增效二维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提高了翼型各叶素拉力,其中根部与尖部叶素表现尤为明显。二维实验结果可为三维实验激励器展向排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2种实验结果均表明,等离子体射流可以有效抑制翼型表面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187.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TiAl合金粉末的射频(radio frequency)等离子体球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速度场和温度场对不同粒径TiAl合金粉末的运动轨迹及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颗粒在等离子体的高温作用下温度急剧升高,表面蒸发导致粒径降低,太小的颗粒很快蒸发消失掉;在冷却塔下端,不同粒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存在较大差异,小颗粒倾向于随气流进入气流出口,大颗粒落到冷却塔底部被收集;增大气流量会提高球化系统中的气流速度,导致在气流出口能被气流带走的颗粒粒径变大,收粉率降低;模拟得到TiAl合金粉末球化后的粉末粒径分布、平均粒径及收粉率等参数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8.
介绍了埋管式冷板的设计及3种制造成形工艺:胶接、焊接和铸造,并分析了3种成形工艺的优缺点及对埋管式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FloEFD对相同参数条件下同一模型不同成形工艺的埋管式冷板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不同成形工艺对埋管式冷板的散热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基板与铜管之间的热阻越小,冷板的散热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89.
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是下一代超高精度陀螺仪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在新一代惯性导航技术中开辟全新的技术途径.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高性能武器和深空探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要应用方向是最高价值的战略级大型武器平台,包括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远程战略轰炸机等.围绕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关技术进行专利分析研究,包括技术分布、申请趋势、申请区域和重点申请人分析,旨在了解该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对重点专利的解读,预测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0.
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氧烷对有机硅树脂耐热性能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氧烷(M ethacryl-POSS)提高有机硅树脂的耐热性能。合成了甲基苯基硅树脂和M ethacryl-POSS接枝改性的甲基苯基硅树脂,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M ethacryl-POSS接枝反应前后甲基苯基硅树脂的结构变化;并通过TG和烧蚀实验比较了接枝反应前后甲基苯基硅树脂的热性能变化,采用DTG对比研究了M ethacr-yl-POSS对甲基苯基硅树脂耐热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M ethacryl-POSS接枝改性后,甲基苯基硅树脂的耐热性能提高,在空气中的热降解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