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 network-coding-based multisource LDPC-coded cooperative MIMO scheme is proposed,where multiple sources transmit their messages to the destina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from a single relay.The relay cooperates with multiple sources simultaneously via network-coding.It avoids the issues of imperfect frequency/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large transmission delay which may be introduced by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and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manners.The proposed joint″Min-Sum″iterative decoding is effectively carried out in the destination.Such a decoding algorithm agrees with the introduced equivalent joint Tanner graph which can be used to fully characterize LDPC codes employed by the sources and relay.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with joint iterative decoding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cooperation diversity gain.Furthermore,for the relay,compared with the cascade scheme,the proposed scheme has much lower complexity of LDPC-encoding and is easier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hardware with similar bit error rate(BER)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2.
短交织器的结构对Turbo码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探讨Turbo码编码器中反馈最小多项式的周期性和序列的可整除性问题,把可整除序列变为不可整除序列交织器,从而获得高码重的码字,并给出一种基于输入信息序列周期性特性的短交织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是一种很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3.
Turbo-TCM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简单的 Turbo-TCM解调译码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可较容易地把 Turbo码用于各种编码速率和 QPSK,8PSK,1 6QAM或 64QAM等各种调制方式下的 TCM系统中。研究了各种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的 Turbo-TCM在 AWGN和 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 ,并给出了仿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4.
杨晓静  刘建成  张玉 《宇航学报》2013,34(4):568-573
针对卫星通信和深空探测等采用的(n,k,m)卷积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卷积码本身的线性约束关系改进分析矩阵模型的构造方法,有效地减小了识别所需数据量。在通过矩阵化简识别出码长、码字起始位置和校验序列基础上,提出了由校验序列推导出生成多项式矩阵的方法,进而完成卷积码的识别。仿真实例表明,该识别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条件,能够有效识别所有(n,k,m)卷积码。  相似文献   
25.
LDPC码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接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近年来LDPC码被广泛采用,例如欧洲第二代数字视频广播卫星标准DVB-S2和空间数据咨询委员会(CCSDS)遥测信道编码标准就分别采用了LDPC码。文章将讨论LDPC码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内容涵盖星上编码与接收机解码。GPS联合项目办公室在接口规范(Draft IS-GPS-800,Navstar GPS Space Segment/User Segment L1C Interfaces,19 April 2006)中展现了L1电文结构中的LDPC码。子帧2和子帧3将分别用一个独立的24bit循环冗余检验(CRC)算法。加入CRC比特之后每一子帧将进一步被长度为1200/548码率为1/2的LDPC码编码。文章将给出同等长度同等码率的不同类型的LDPC码。它们表现出了优异的译码性能、简单的编码结构和较低的译码复杂度。另外一个优点是其校验矩阵无需用一系列的冗余表格来表示。这种LDPC码的构造方法可以被扩展到其它卫星导航系统,比如欧洲的伽俐略(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Compass)系统。  相似文献   
26.
测试数据压缩是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测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用于有效地减少测试数据总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变长-变长压缩编码,称为AFDR(Advanced frequency-directed run-length)编码。它同时对0游程和1游程进行编码,并对等长游程赋以相同的编码,优化了仅仅考虑0游程的FDR(Frequency-directed run-length)码。此外,对游程长度为2的数据(即00和11)进行特殊处理,进一步地提高了压缩比。ISCAS89标准电路下的实验结果表明,AFDR编码的压缩效果明显优于FDR编码以及同类型的其他编码。  相似文献   
27.
    
纠错输出编码(ECOC)作为分解框架,将多类分类问题转化为二类分类问题,是解决多类分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ECOC的泛化性能,对ECOC基分类器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ECOC的泛化性能进行估计。留一(LOO)误差作为泛化性能的无偏估计,研究了ECOC留一误差界的估计问题。先给出了ECOC留一误差的定义,基于此定义,再给出了基分类器为支持向量机(SVM),解码方法为线性损失函数解码时,ECOC留一误差的上界和下界。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ECOC留一误差的上界可以指导基分类器的参数选择,通过基分类器设计可以提高ECOC的泛化性能。此外,ECOC的训练误差可以作为ECOC留一误差的下界,对ECOC留一误差下界的研究可以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并行级联空时格码调制(Turbo—STCM)将并行迭代译码结构(Turbo)应用于空时编码,可以极大地提高空时格码的编码增益。本基于一种改进的(Soft—output Viterbi a1gorithm,SOVA)译码算法,提出了针对Turbo—STCM的并行迭代译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分集增益的前提下,Turbo—STCM和原始的空时格码调制相比,编码增益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采用该SOVA算法译码复杂度低,速度快,更利于实际系统的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29.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率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配筋率的变化会使粱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都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的对比,对新旧规范的取值调整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加深对新规范的理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提出一种结合低密度校验码和空时分组码的置信传播编码调制方案,并对其在准静态MIMO衰落信道下成对差错概率及最优星座选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设计准则。为防止过多错误反馈造成译码失效,提出采用内、外双重迭代方式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同时.由于该方案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校验矩阵作为迭代终止判决准则,使得迭代算法的平均复杂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