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锥体冲击芳纶复合材料的损伤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锥体 (锥角为 6 0°)在 2~ 8m/s的冲击速度范围内对芳纶复合材料进行了冲击试验 ,研究了锥体冲击损伤过程、形貌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 :芳纶复合材料比玻纤复合材料损伤尺寸大 ;冲击速度提高 ,抗穿透能力提高 ;存在明显的裂纹诱导作用和厚度效应 ;复合材料在锥体冲击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42.
为了研究芳纶复合材料抗锥体冲击特性的影响因素 ,采用锥体 (锥角为 6 0°)在一定的冲击速度范围内冲击薄层芳纶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纤维织物本身特性、复合材料面密度、厚度及界面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3.
非圆齿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一种国际上正在研究开发,前逐渐广泛应用的传动机构--非圆齿轮技术,回顾了非圆齿轮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在非圆齿轮在设计与制造时如何确定各项参数的方法,介绍了非圆齿轮机构的几种应用场合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4.
王春雨  孙茂 《航空学报》1999,20(3):211-215
对用壁面射流控制圆柱绕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喷口位置、多喷口吹气等问题。结果表明,喷口位置对圆形翼型的气动特性影响很大;多喷口吹气既可以提高圆形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又可以降低吹气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45.
来流扰动对圆盘绕流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由水槽流动显示实验得到的圆盘绕流结构在上游小圆柱尾迹干扰下的变化,对圆盘前驻点附近逆压区的流动通过氢气泡显示技术进行观察.由实验结果处理得到圆盘前大涡的结构特征(如周期、最大宽度、在周期内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等)受扰动几何参数的影响.发现无量纲参数L/d(L为小圆柱中心与圆盘迎风面之间的间距,d为小圆柱直径)对圆盘前驻点区域中大涡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圆柱尾迹中涡通量的增加会在圆盘前产生大尺度的涡对,其周期性演化的频率随L/d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6.
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数值模拟圆柱在尾流中的流体诱发振动特性。重点分析了圆柱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包括升阻力、位移振幅、拍和锁定等现象;另外也详细分析了圆柱的尾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串列下,大质量比时,圆柱的振动会受到抑制,小质量比时,圆柱的振动则会被放大;较之孤立柱的情形,圆柱共振发生在低于且接近于1.0的频率比带内且不易随质量比的变化发生偏移;小质量比下圆柱振幅及共振带都要比大质量比下的大得多;不同频率比和间距比下,圆柱的动力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应的涡脱落模态呈现出2P、P+S和2S模态甚至是2P+S模态,各种模态之间互相竞争促进流固耦合的不断变化发展,导致涡间距和涡街宽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7.
本文给出充满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时同心圆柱间内柱作小振幅振荡所诱导的二次旋涡流动的解析解,对典型的柱径比给出容器外边界对二次旋涡流动流线、涡量分布和动能分布的影响。给出了等涡量线和等动能线分布的鞍点。采用数值求解非定常Stokes流动考察了二次旋涡流动的发展过程。二次定常旋涡流动的显示实验表明,解析解、数值计算和实验显示所示流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8.
涵道尾桨气动特性及翼型CF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Jameson/TVD混合格式对低速时的OAF和NACA63a312翼型的升阻特性进行了计算。该方法的特点是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并用龙格-库塔时间推进法进行求解。通过将计算的结果与NASA公布的试验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混合格式用于旋翼气动力计算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旋翼的拉力和功率,本文建立了以微圆环动量理论和叶素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涵道尾桨在不同条件下的拉力和功率情况,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9.
斜、直圆柱绕流的CFD模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CFD软件CFX5.5对直圆柱和斜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直、斜置圆柱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周向平均压力系数及其脉动压力系数的均方根值,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斜圆柱绕流与直圆柱绕流有很大的差异:斜圆柱绕流的平均阻力系数减小,平均升力系数不等于零,升力系数的频域除包含有传统的卡门涡脱频率外,还包含有许多低频成份.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直径D300mm×3420mm圆管内的旋转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重点测量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强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圆管内的旋转流是Rankine涡结构形态,旋转流强度沿轴向存在着明显的衰减特性,且最大切向速度的径向位置沿轴向逐渐向内移动,即由上游的刚性涡逐渐向下游的准自由涡和刚性涡组合过渡;轴向速度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在r=0.5R区域存在一个轴向速度的低速区,甚至出现上行,但在轴向位置z〉10R后轴向速度全部向下,并向均匀分布发展;圆管内的切向湍流强度比轴向湍流强度大一倍,两者的湍流强度在准自由涡区径向分布比较平均,中心刚性涡区域的湍流强度比较高,而且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衰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