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184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1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对不同后壁角度(δr)时长深比为9的空腔模型底面中心线上的声压级分布、不同测点声压频谱特性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后壁倒角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亚声速还是在超声速,空腔后壁角度增大,使得空腔内不同测点的声压级都有所降低,特别是后壁处的声压级明显降低; 对不同测点的声压频谱特性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空腔流激振荡峰值频率时的噪声声压级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可见,增大空腔后壁角度对空腔噪声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72.
通过对飞机电磁干扰产生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飞机生产过程中排除电磁干扰的经验,对在飞机研制生产过程中有效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73.
作者以一个小展弦比的三角机翼模型为对象,完成了颤振主动抑制系统的试验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说明,采用颤振主动抑制控制系统后,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可提高37%。文中还提出了气动弹性系统特性,包括(开环)超临界频响函数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74.
开展了单级G-M型脉管制冷机直流抑制实验研究,考察了直流流动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估算了不同制冷温度下制冷机循环的需气量,采用两个并联排列、指示箭头方向相反的阀门,称之为并联逆向双阀双向进气结构对直流进行抑制,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单阀双向进气结构脉管制冷机存在的直流问题。在2kW(RW2)和4kW(CP4000)压缩机驱动时分别获得了18.4K和14.7K的最低制冷温度,对应在30K的制冷量为11.5W和29.5W。  相似文献   
275.
约束阻尼层板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约束阻尼层结构是一类利用阻尼层的剪切效应达到减振目的的结构。基于这一原理,本文分析了约束阻尼层板的振动。引入的位移模式中,考虑了附加部分对原结构运动的相对性和阻尼层的横向剪切效应,据此推导了约束阻尼层板的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最后分析了简支矩形板的固有振动,讨论其振动特点。  相似文献   
276.
针对执行器故障下的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变换的自适应边界容错控制方案,实现了挠性航天器的姿态跟踪及振动抑制。首先,为了准确刻画航天器刚体与挠性振动之间的强耦合特性,采用互联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描述挠性航天器的混合动力学;其次,设计辅助信号建立边界条件与内部动力学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直接自适应控制技术设计边界容错控制律及参数更新律,保证挠性航天器闭环姿态控制系统的渐近跟踪性能;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边界容错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7.
为了抑制机载制冷系统在瞬态工况下的超温现象,保护敏感机载设备,采用可变架构配合控制策略,实现瞬态升温工况下的架构快速重构,抑制系统超温现象,对抑制前后系统的瞬态超温性能进行了计算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出超温抑制设计的有效性,并探索新型试验方案,对实物超温抑制能力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架构快速重构的方法可以显著抑制机载制冷系统在瞬态工况下的超温现象,保护敏感机载设备,同时提出了一种机载设备超温抑制能力验证和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278.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developing a closed-loop vibration suppression controller for a satellite with large flexible appendages based on component synthesis vibration suppression (CSVS) method. The dynamics model of a flexible satellite is firstly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Newton–Euler methodology, and the dynamics model of the flywheel is also developed. A novel CSVS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zero-vibration differentiator (ZVD), which can guarantee multi-order vibration suppress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posed CSVS method, traditional closed-loop controllers such as PD or sliding mode controllers can be applied to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losed-loop CSVS controller is proved by the Lyapunov theory. Subsequently, the dynamic optimal control allo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ix flywheels, and a novel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to obtain practical voltage control input for the flywheel drive control system. Fin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279.
The aeroelastic behavior of a thin flat rudder model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a hypersonic wind tunnel. In particular, a flutter suppression system taking advantage of collision within small gaps was proposed and a novel system for the flutter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nonlinear aeroelastic system including the flutter suppress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First, the critical flutter dynamic pressure of the rudder without the flutter suppression system was calcula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Then, the whole nonlinear aeroelastic system, including theflutter suppression system, was simulated to design the gap size. Finally, the flutter suppression system wa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in a hypersonic wind tunnel operating at Mach number 5. The typical phenomenon of Limit Cycle Oscillation(LCO) was observed, avoiding the structural failure of the model an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as demonstrated.The proposed suppression system can improve the design and reusability of test models of hypersonic flutter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280.
许志  马宗占  唐硕 《宇航学报》2019,40(10):1234-1242
针对高超声速试飞器助推段由于其高静不稳定特性所引起的低频弹性模态与刚体高带宽控制之间动态耦合问题,具有低频模态和大静不稳定度等特征,引入主动弹性抑制技术,即在传统控制器的设计基础上引入弹性振动能量在线辨识技术相结合的改进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Adaptive augmenting control, AAC),动态改变开环系统控制增益,以降低弹性模态对舵机的影响,同时增加刚体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由干扰激励出的弹性模态所引起的附加舵机摆角,抑制伺服弹性耦合作用。该方法对高超声速试飞器助推段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