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601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熊昌炳 《航空学报》1988,10(10):440-447
 本文就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的许多独特性能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陶瓷发动机的发展情况及优点,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陶瓷材料的微观机理,产品的设计和力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的陶瓷发动机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12.
肖霖  徐孝诚 《航空学报》1988,9(5):244-252
 给出了正交异性三角形简支板和固支板临界载荷的计算方法。对5种不同铺层的14块碳/环氧层板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研究。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了SiCp/ZL101复合材料,对其组织和某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p在基体中分布均匀,无严重团聚现象,与基体结合良好,与基体合金相比,耐磨性,硬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了铝合金7075微弧氧化实验,建立了回归模型,量化了对陶瓷膜的多变量互约组合的影响趋势,解决了对生长陶瓷膜可预测、可控制的工艺。通过工艺特性曲线、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断层分析、摩擦磨损实验等手段,对形成的陶瓷膜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回归设计铝合金7075微弧氧化工艺是可行有效的,可在很大范围内调节陶瓷膜的微观和宏观结构,调节陶瓷膜相的比例关系,获得防腐、耐磨、电绝缘等高品质陶瓷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Al,Cu在真空状态下的纯固相接触反应情况,试验表明,Al粉、Cu粉在600℃,保温6h时,两者以完全发生反生成CuAl2(θ相),生成的θ相沿铝基体组织晶界分布并在结晶过程中具有择优取向特性,形成仅含沿晶界方向的主干与垂直于晶界的二次晶轴的树枝晶形貌。  相似文献   
16.
从细观力学角度分析并建立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从制备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与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表明,减少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或提高复合材料的纤维与基体的模量比,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通过单调拉伸实验测试了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的2D SiC/SiC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并采用文中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计算出复合材料SiC基体的残余热应力为-19.5 MPa。分析表明,该结果是合理的。此外,引用了公开文献报道的5种复合材料体系数据,用于验证文中所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8.6%,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为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Marking arbitrary three-dimensional(3D) target curves on given objects with curved surface is required in many industrial fields, such as fabric prepreg placement in composite material part fabrication, product assembly, surface painting for decoration, etc. A shortcut to the solution of this intractable problem is proposed by utilizing a galvanometric laser scanner(GLS) with the aid of a camera. Without using the existing tedious GLS calibration procedures,the proposed method directly establishes a mapping between the 3D coordinates of the laser spots on the object surface and the control voltages of the scanner. A single-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LFN) is employed to model the mapping. By projecting a dense grid of laser spots on the object to be marked and simultaneously taking only one image, the SLFN model is trained in minutes via a linear solving mechanism.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rained SLFN model has a goo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for marking 3D target curves. The 3D laser marking errors on experimental objects are less than 0.5 mm.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on-site use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extended to multiple GLSs for marking large complex objects.  相似文献   
18.
利用MDI与PTMG-2000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树脂(PISOX)进行增韧改性:考察不同I/E、不同预聚体添加量的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最优配方进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DMTA测试,比较改性前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变化;利用SEM观察改性前后微观形态的变化,推测增韧机理。结果表明,I/E=1.8、添加15%预聚体时树脂浇铸体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分别为60.92 MPa、2 295 MPa、6.40 k J/m2;利用该基体制备复合材料,具有比未改性体系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且聚氨酯预聚体的引入对树脂在高温下的耐热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258℃左右;对比改性前后体系固化物的微观结构,改性后的体系呈两相结构,橡胶相起到吸收冲击能和终止裂纹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19.
在高燃速推进剂成熟配方的基础上选择标准物质的候选物,确定了合理的试样尺寸和制作工艺,制备了燃速定值范围在35~60、70~90、100~120 mm/s的3种高燃速标准物质。其均匀性和稳定性经考核合格后,采用多次定值试验确定其特性量值与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高燃速推进剂标准物质可满足不同燃速范围燃速仪检定的需要,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格栅结构吸波性能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研究了格栅结构作为吸波结构的可能性,利用Floquet定理分析格栅结构传播电磁波的特性,通过传输线和等效电路法设计格栅结构,为展宽吸波频带和提高吸波性能,将电路屏引入格栅结构,结果表明当电路屏与格栅结构匹配时,含有电路屏的格栅结构在8~18GHz内反射率≤-5dB,在频率点为16.4GHz时最大峰值为-24.4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