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88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2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直联式超燃实验台超声速燃气取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中,燃烧室出口气体成份及分布是衡量燃烧情况的重要依据.笔者采用探针取样-色谱分析的方法,对于直联式超燃实验台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出口气体进行了取样分析,总结了煤油燃烧比较完全、不完全以及基本未燃烧三种情况的典型气体分布规律.目前可测得的气体成份包括H2、O2、N2、CO、CO2、CH4和C2H4,进行成份分析与相应条件下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比较,可进一步了解超声速燃烧的内部细节,为改进燃料掺混与燃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2.
对 8种进口M数为 2 .5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燃烧室在各种驻点条件和燃料总体当量比下进行了实验 ,燃烧室构型、燃料壁面注射、支板注射、凹腔火焰稳定结构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一维简化模型进一步提出用于数据处理与分析 ,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上一致 ,对影响燃烧效率与总压损失的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研究平顶V型稳定器顶部开槽宽度对回流区结构、稳定器总压损失、稳定器表面油膜的蒸发系数、贫油富油熄火油气比、振荡燃烧和燃烧效率等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一个低频振荡燃烧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燃速测试、高压DSC和TG实验,研究了AP含量及粒度级配对含硼富燃推进剂压强指数的影响。压强指数采用r=apn方程求得。燃速测试结果表明,AP含量增加,AP重均直径减小,均使压强指数升高。DSC和TG分析表明,推进剂中AP含量增加,重均直径越小,推进剂失重速度较快,高压时推进剂放热量增加,燃速增加较大,因而压强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995.
弯曲多孔壁不同倾斜角气膜孔整体气膜冷却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弯曲多孔壁气膜冷却整体冷却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弯曲多孔壁由等曲率凹壁面多孔壁实验板来模拟, 实验研究了相同排列方式下2种不同小孔倾角方案整体气膜冷却效率, 分析了弯曲通道曲率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得到了沿流程的展向平均冷却效率及x/d=21.8和x/d=65.3处展向冷却效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吹风比是影响凹壁面小孔气膜冷却效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吹风比的增大, 2种孔倾角冷却效率的差异变小;主流通道中气体的流动规律对冷却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6.
试验研究双旋流器头部燃烧室几何参数对燃烧性能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试验研究不同油气比下双级旋流器的几何参数以及主燃孔布局变化,对单头部试验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燃烧效率、贫油熄火极限以及污染物排放等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级旋流器的几何参数(如:叶片安装角、旋流器流通面积和喉道距文氏管出口距离等)与主燃孔布局变化对燃烧室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油气比的下降,影响程度相应地减弱.   相似文献   
997.
爆震管内波与火焰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波与火焰相互作用的机理,在60 mm×60 mm×2000 mm方爆震管内,用乙炔(C2H2)和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单爆震性能研究.利用压力传感器与离子探针同时测得爆震管内的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根据波和火焰触发的不同时刻来分析爆震管内波与火焰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表明:光滑爆震管内没有产生爆震波,压力波始终在火焰前面;加入阻塞比为0.4的扰流器后,爆震管内产生了爆震波.在扰流器内部,爆震波比较复杂,弱压缩波在火焰前面,但火焰在激波前面;在扰流器出口位置以后,激波在火焰前面.   相似文献   
998.
徐颖军  高峰  王鹏 《火箭推进》2007,33(4):23-27,46
基于简单反应的漩涡分裂模型,建立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湍流燃烧模型,并在该模型下对某实验发动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补燃室内的流场结构。分析了补燃室燃烧效率的变化和发动机的性能,并研究了补燃室设计参数包括进气道出口设计参数对燃烧效率的影响。通过计算与分析,为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多组分燃料蒸发燃烧特性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合采用开窗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得到了不同酒精浓度(50%、65%和85%)燃烧的火焰结构,分析了酒精浓度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得较好;酒精浓度越高,液滴在燃烧室蒸发越快,燃烧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00.
曹晨  谭永华  陈建华  李龙飞 《推进技术》2021,42(7):1581-1592
随着火箭发射任务轨道高度和载荷质量的提高,发动机推力和燃烧室直径增大,使燃烧室固有声学振型越发复杂。燃烧室收敛段、抗脉动隔板及其结构型式会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声学特性,进而改变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性裕度。为了研究燃烧室结构和隔板型式对声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燃烧室声学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单喷嘴声学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燃烧室收敛段和一周六径隔板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RD-170和F-1发动机不同隔板型式下燃烧室的声学特性,从声压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其隔板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添加收敛段后,燃烧室的1L和1T1L振型的频率分别提高了14%和17%。RD-170发动机的周向隔板位于2R振型速度波腹位置;F-1发动机所采用的两周八径13分区隔板不仅减小了2R振型速度波腹的半径,而且使切向振型的声压极值面积最小。双十字隔板使F-1发动机燃烧室中出现径向振型切向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