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4篇 |
免费 | 601篇 |
国内免费 | 52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819篇 |
航天技术 | 305篇 |
综合类 | 282篇 |
航天 | 4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64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尖间隙变化影响发动机效率也蕴含丰富的发动机健康状态信息。实际叶尖间隙变化表现为3维变化,且叶尖表面受高温气流剥蚀等影响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为探究其对光纤传感器测量叶尖间隙精度的影响,利用ZEMAX光学仿真软件分析了双圈同轴式光纤传感器在叶尖表面粗糙度变化和倾角变化影响下的输出特性,并搭建3维叶尖间隙静态标定平台对上述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粗糙度和倾角增大均导致传感器灵敏度降低、零点位置后移。该结果为实现叶尖间隙变化的3维精确测量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02.
为了研究热塑性定型剂的添加对干铺丝-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的影响,采用PA-6作为热塑性定型剂,通过T-剥离确定定型剂的质量分数,结合试验和工艺仿真,研究了定型剂对预制体面内渗透率的影响,并对其充模过程进行工艺仿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定型剂对环氧复合材料制品层间性能及韧性的影响。渗透率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定型剂后,纤维预制体的沿纤维和垂直纤维的面内渗透率分别降低了55.5%和52.0%;工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不同渗透长度下的注胶时间偏差均小于10%。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热塑性定型剂可显著提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韧性,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89.3%和54.1%,冲击韧性提高了18.7%,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降低了23.6%。 相似文献
403.
介绍了采用蓝宝石黑体腔光纤作为传感器的导弹燃气流瞬态温度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阐述了其硬件功能模块设计,给出了软件设计算法及蓝宝石黑体腔光纤高温计的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404.
405.
Al/SiC复合材料的准分子激光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rF准分子激光对SiC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借助于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对激光处理前后试件表层的显微组织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光处理后,试件表面形成了一个几微米厚的铝层。该薄层中基本上不含金属间化合物,SiC增强相的数量也显着减少。腐蚀测试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光表面处理后,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得到了显着提高。 相似文献
406.
407.
408.
智能传感的应用对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需求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廉价、可批量化的方法实现大范围、高灵敏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文章基于压阻效应,采用浸渍−干燥法制备了一种基于镀银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Ag/CNTs-PDMS)复合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压力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718 kPa-1)、较宽的工作范围(40 kPa)、较短的响应时间(1.14 s)以及良好的可重复性,有望用于在轨实时压力监测。 相似文献
409.
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多层扁壳的大挠度方程,探讨了正交各向异性多层圆柱壳,在考虑偶合效应和沿厚度方向剪切变形时的轴压,外压及其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用逆解法,给出正交各向异性多层圆柱壳在薄膜力作用下的临界载荷算式.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国内、外实例的实验值比较,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410.
杜双明%乔生儒%纪岗昌%韩栋 《宇航材料工艺》2002,32(5):39-41,44
在室温最大应力为250MPa,应力比R=0.1和频率为60Hz条件下,对3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用共振法和电阻增量仪分别测试了杨氏模量及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杨氏模量呈显著下降,缓慢下降和突然下降的变化规律。杨氏模量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疲劳循环的前600次。缓慢降低阶段约占疲劳寿命的94%以上,此阶段杨氏模量变化率与循环次数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电阻变化率除首次循环降低外,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在增加。增加规律大致可分为缓慢增加,台阶式增加和急剧增加三个阶段。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基本反映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和破坏形式,可作为表征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