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统计海南日照时间和飞机实际暴露时间的方法,确定座舱盖老化试验的曝晒时间;通过测试新、老玻璃的疲劳性能曲线,确定老化玻璃的寿命保持率,继而计算用曝晒后的座舱盖进行疲劳试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故障实例,综合分析某型现役主力战机座舱盖升降系统上位锁的工作原理及该系统中摇臂断裂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修理及维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边缘连接设计对座舱透明件承载能力的影响.测定了拉伸破坏载荷和冲击能,结果表明,材料种类、边缘连接形式、孔边距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边缘连接件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会强  钟诚文  韩王超 《航空学报》2008,29(6):1436-1439
 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应用嵌套动网格技术结合6-DOF运动方程,成功实现了F/A-18C战机的座舱盖抛放轨迹的数值模拟。同时,分析了座舱盖重心位置的不同对舱盖飞行轨迹和飞行姿态的影响,得出F/A-18C战机座舱盖的重心后移能缩短抛放时间,优化飞行轨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鑫  王刚  张雪飞  何乾强 《航空学报》2018,39(8):121863-121863
在对较大面积座舱盖进行长时间高低温频繁转换的加温疲劳试验时,实现座舱盖外表面温度场的均匀分布是保障试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疲劳试验台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为研究对象,以相互耦合的航向温差和展向温差定义温度场均匀性,考察不同设计参数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选取环形通道的试验段和前过渡段为计算区域,并建立了三维非稳态对流-导热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设计参数的方案优选,详细分析了入口温度控制周期、试验段的特征尺寸、入口流量和前过渡段特征角度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变入口温度控制周期不会对座舱盖外表面温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而调整试验段的特征尺寸可以明显改变航向温差和展向温差;此外,增大入口流量可以有效提高座舱盖外表面的温度场均匀性,通过改变前过渡段特征角度可以明显改善由风挡温度引起的温差超标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的设计方案优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降落伞开伞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了降落伞充气过程中开伞动载的产生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风洞中模拟真实开伞动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小型平面圆形伞的开伞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开伞过程中伞衣形状和伞衣所受载荷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开伞载荷受降落伞阻力和附加质量变化率产生的力影响最大;在开伞过程中伞衣会发生“呼吸”现象,伞衣所受最大载荷出现在伞衣第一次完全充满时。同时,变速风洞的伞衣载荷研究表明,变速风洞可较好地模拟实际开伞情况。  相似文献   
17.
按照相对地球的惯性坐标系,根据动能定理,首先推导得出了回收物为“有限质量”情况下的拉直力计算公式,而后又根据回收物为“无限质量”的假设,得出了与文(1),(2)相同的拉直力计算公式。在推导中,文(3)方程中一项∫^LmaxLsPdL修正为∫^xmaxⅡ0Pdx。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锥形降落伞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种锥形降落伞的设计。一种伞型使用了零透气量纺织材料,另一种伞型使用了微透气量纺织材料。两种伞型均使阻力系数值达到1.2,从而显著减少了伞衣面积,降低了伞衣重量。  相似文献   
19.
杨波  赵培林  蔡三军  周生林  陈川 《航空学报》2020,41(6):523465-523465
座舱是战斗机三大电磁散射源之一,座舱盖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减缩技术是实现新一代战斗机全机雷达隐身性能的关键技术。基于新一代战斗机隐身外形平台,座舱盖在隐身技术、透明件结构、抗鸟撞、弹射救生、光学性能、结构变形控制等领域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新一代战斗机为背景,研究了座舱盖性能提升的4项关键技术:座舱盖隐身性能提升技术、大型整体座舱盖透明件结构设计技术、复杂曲面座舱盖光学性能仿真优化技术、大尺寸活动部件变形及状态控制技术。经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盖设计技术体系的升级,促进了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盖技术和性能的跨代提升。  相似文献   
20.
Nowadays, GNSS-Reflectometry (GNSS-R) can be a new promising remote sensing tool in the ocean, snow/ice and land surfaces, e.g., vegetation biomass monitoring. Although GNSS-R provides a potentially special L-band multi-angular and multi-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the theoretical vegetation scattering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for GNSS-R are not understood clearly. In this paper, the GNSS-R vegetation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properties are studied and modeled at different incidence angles (specular direction).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model Bi-mimics is employed, which is the first-order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As a kind of forest stand, the Aspen’s crown layer is composed of entire leaves, and its parameters in Mimics handbook are used as model input. The specular circular polarizations (co-polarization RR and cross-polarization LR) are simulated. For cross-polarization, the received polarization is assumed as a linea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larizations and ±45° linear polarizations. Therefore, the HR VR, +45R and −45R polarizations are simulated here. Contributions from different scattering components at RR, LR and VR polarization are also presented. For co-polarization, it is large in the whole specular angles (10–80°). The scattering trends of the other cross polarization (HR, LR, +45R and −45R) are a little similar when compared to the RR and RV. Therefore, the RHCP and V polarizations are more favorable to collect the reflected signals. The trunk heights and crown depths do not affect the scattering trends of RR, RV and RL, while the trunk height has some effect on the scattering amplitude of different polarizations. The azimuth angle has more effects on RR, RL and RV scattering, especially in lower than 50°. The observation angles and polarization combination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GNSS-R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