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航空   870篇
航天技术   153篇
综合类   117篇
航天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71.
正态分布环境因子的置信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由两个正态随机变量之商定义的环境因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置信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972.
根据P-S-N曲线族方程,求出了在可靠度为P时的材料常数,并由疲劳寿命分布推导出疲劳强度分布,最后采用一维动态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研究了在随机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某硬铝合金的疲劳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3.
飞机结构局部腐蚀容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跃良  段成美  金平 《强度与环境》2000,3(2):60-60,F003
提出了腐蚀容限的概念。计算了任意腐蚀坑半径下的疲劳缺口系数Kf及腐蚀疲劳寿命,综合分析某飞机前梁腹板的疲劳强度、静强度、结构稳定性后,确定了该部位的腐蚀容限。  相似文献   
974.
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与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简要介绍了HALT/HASS试验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在深入分析HALT/HASS试验技术基本原理和环境应力与诱发的故障模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HALT/HASS试验技术的核心-试验剖面图的建立方法,并对HALT/HASS试验技术的特点、所需资源和其它的相关内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75.
区间数据整体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区间数据整体估计方法, 给出整体分布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及其协方差矩阵, 得到了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等位置-尺度分布族区间数据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限估计.该方法可以将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计推断, 将传统的只适用于完全数据的回归分析推广到工程中常见的区间数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6.
DZ125带小孔构件低循环/保载疲劳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定向结晶合金DZ125带小孔构件在高温下的低循环/保载疲劳试验.此构件试验用来部分模拟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的空心涡轮转子叶片, 试验方案根据空心涡轮转子叶片的几何特征和所承受的温度及载荷状况来设计.介绍了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分析, 包括寿命分析、试验裂纹扩展规律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小孔应力集中和保载是构件破坏的主要原因, 孔边电火花加工特征对裂纹萌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77.
粒子分离器叶片涂层冲蚀磨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瑛  闫晓军  聂景旭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2089-2093
以叶片涂层为对象,研究其冲蚀过程中损伤的演化过程.首先进行了流场计算.其次通过对单个固体颗粒冲蚀过程的模拟,提出了"碰撞有效影响区域"的概念,使得多个固体颗粒连续冲蚀数值模拟得以实现.接下来通过模拟"碰撞有效影响区域"内材料受到固体颗粒连续冲蚀的过程获得材料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最后,将流场数据和涂层抗冲蚀磨损性能参数相结合来模拟叶片涂层的冲蚀过程,指出了涂层的薄弱区域并进行了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978.
Conventional two-layered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are prepared by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EB-PVD) with ZrO2-8 wt% Y2O3 (8YSZ) as top coat and CoCrAlY as bond coat on disk-shaped Ni based super-alloy. In this paper, three kinds of shot peening proces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of operating time were adopted for bond coating. As a result, changes took place in its sur- face roughness and the surface micro-hardness. A thermal cycling test at 1 273 K×55 min and another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5 min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hot peening process on the thermal cycling lifetime of TBCs. It is found that a moderate shot peening process will be able to prolong the life time. The oxidation dynamic of the as-processed TBCs basically accords with the para- bolic rule, and the oxidation test also attests to the spallation between YSZ and thermal growth oxide (TGO) responsible mainly for the failure of TBCs.  相似文献   
979.
Joints between sintered silicon carbide (SSiC) were produced using a polysiloxane silicon resin YR3370 (GE Toshiba Silicones) as joining material. Samples were heat treated in a 99.99% nitrogen flux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 100 ℃ to 1 300 ℃. Three point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joint reached the maximum of 179 MPa as joined at 1 200℃. The joining layer is continuous, homogeneous and densified and has a thickness of 2 μm -5μm. The joining mechanism is that the amorphous silicon oxycarbide (SixOyCz) ceramic pyrolyzed from silicon resin YR3370 acts as an inorganic adhesive to SSiC substrate, which mean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inuous Si-C bond structure between SixOyCz structure and SSiC substrate. Life prediction of the ceramic joint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ritical time of the joint after the cyclic loading test.  相似文献   
980.
为了预测机械加工及喷丸强化后40CrNi2Si2MoVA钢试样在室温下的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结合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和疲劳寿命分析软件FE-SAFE对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提出了喷丸强化40CrNi2Si2MoVA钢的寿命预测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对于机械加工试样,选择"Brown-Miller"算法和表面残余应力用于计算可获得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对于喷丸强化试样,高应力水平下也可选用"Brown-Miller"算法及表面残余应力,而低应力水平下则应改用"Stress-based Brown Miller"算法及最大残余应力。基于上述两种方法提出的经验公式:σmax=–64.378·lgN+1449.268,可改善40CrNi2Si2MoVA钢喷丸强化试样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