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141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介绍了航天员出舱作业的重大意义,面对各国载人航天的迅猛发展,又提出了我国载人航天出舱作业的需求,包括建立地面试验设备、进行地面试验、制定科学的出舱作业程序等.  相似文献   
52.
一种GEO卫星星敏感器热控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目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星敏感器热控设计复杂、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辐射小舱式星敏感器热控设计方案。以东方红-4(DFH-4)平台GEO卫星星敏感器采用辐射小舱式热控设计方案为实例,利用热分析软件TMG建模进行了热分析验证,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布局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辐射小舱式热控设计方案时,星敏感器的在轨预示温度范围在-26.2~+22.2℃,能很好地满足其温度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可为GEO卫星上同类设备的热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民机座舱热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机座舱热舒适性研究对我国研制的大型飞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舒适性研究中人体热模型的合理性是影响舒适性分析与评价的关键.在开展的有限空间人员热特性实验测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具有热调节行为的人体热模型,将人体复杂传热过程抽象为高温核心区、血液灌注区和等效组织区三者间热传递,很好地克服了常规定壁温或定热流密度人体模型的局限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将该模型结合文中提出的无迭代PMV(Predicted Mean Vote)热舒适性方程,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前提下,可实现高人员密度的民机座舱舒适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够满足复杂空间的计算速度要求,又能较准确地体现人体生理热调节过程,仿真结果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54.
从故障树分析法的原理出发,对飞机客舱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力求总结出一套专门针对飞机客舱故障解决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主减周期撑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风娇  陆洋 《航空学报》2016,37(11):3370-3384
主减速器齿轮啮合产生的中高频谐波振动是直升机舱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抑制该振动向机体的传递可达到舱内降噪的目的。基于金属/橡胶周期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串/并联复合型主减周期撑杆,不仅具有宽频减振特性,而且能够满足直升机对撑杆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为指导这种周期撑杆的设计,首先采用谱单元法建立了复合型主减周期撑杆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该周期撑杆的刚度和强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了该周期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对减振特性、刚度及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以某轻型直升机为背景机设计了复合型主减周期撑杆,对其减振特性、刚度及强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可满足该直升机对主减撑杆的刚度和强度要求,且撑杆两端位移传递率在500~2 000 Hz频率范围内的最大振动衰减超过60 dB,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复合型周期撑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详细介绍现代客机客舱壁板装饰层材料的特点、分类,以及维修更换工艺。  相似文献   
57.
民用飞机客舱储藏设施的设计和适航验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设计输入、设计内容和适航验证三个方面,介绍了民用飞机客舱储藏设施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储藏设施在结构设计、连接设计、附件设计和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设计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CCAR25)的相关适航条款要求,重点说明了储藏设施在进行材料的阻燃、热释放、烟密度和静力试验等适航验证试验及行业标准规定的材料毒性试验时应遵循的具体要求、程序和方法。为民用飞机客舱储藏设施的工程设计和适航验证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8.
供氧模式对载人航天器气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载人航天器气压控制系统主要负责控制密封舱内氧分压和总压满足指标要求,承担长期载人任务的载人航天器通常配备电解制氧系统用于维持密封舱内氧分压水平。文章建立了一种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气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对比了氧气瓶供氧和电解制氧供氧2种模式对应的密封舱氧分压和总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驻留24 h内,氧气瓶供氧模式对应的氧分压单调下降;电解制氧供氧模式对应的氧分压并非单调下降,而是取决于供氧速率与乘员代谢耗氧间的关系,且氧分压变化范围要远小于氧气瓶供氧模式。驻留60 d内,电解制氧供氧模式对应的氧分压在上下限间的变化周期以及总压的变化周期要明显长于氧气瓶供氧模式。为避免空气温度的影响,氧分压和总压的控制范围应比允许范围窄。  相似文献   
59.
飞机客舱内的湿空气很容易在舱壁冷表面结露,冷凝水不仅会给飞机带来额外重量而且会腐蚀机体结构,所以需要安装干燥系统对客舱顶部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在做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硅胶转轮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控制方程,运用Jurinak模型对转轮出口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3种指标和火用效率对干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除湿量、除湿效率、除湿性能系数、火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系统设计时需要权衡考虑各项指标,增加回热结构后系统的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0.
文章探讨了可用于载人航天器的常压热试验环境模拟技术,包括空间站的在轨漏热分析、多层常压隔热性能试验以及大型常压热试验验证系统试验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空间站某密封舱段的大型常压热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进行漏热对比分析,验证所用常压热试验环境模拟技术的效果能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