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01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懋章  刘宝杰 《航空学报》2008,29(3):513-526
 对用于大型客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技术难点,旨在说明我国发展高性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风扇和压气机方面将面临的一些挑战,并分析亟待突破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2.
两类对转风扇的设计与气动特征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贺  单鹏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0):2313-2322
采用一维设计程序分析了前后转子设计转速比的影响,研究了平均半径处的增压比、绝热效率、扩散损失和激波损失随转速比的变化规律.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了设计点与非设计状态的两个对转级流场,研究了其详细物理现象.结果表明两个对转级的设计与非设计性能均良好.发现低速风扇的两个转子均为常规跨声速转子,而高速风扇的前转子常规,后转子则为前缘激波和通道激波均贯穿全叶展的全超声速转子.同时发现,均带有与常规风扇级相当的失速裕度,低速对转级是两个转子同时达到失速点并且激波被推出叶栅,而高速对转级则是后转子先达到失速点并激波推出,从而后转子决定着级失速裕度.   相似文献   
83.
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行推力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动力装置适航取证"飞行推力确定"试验科目,对该型发动机飞行推力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该型发动机飞行推力确定计算分析软件。结合发动机设计单位给出的设计值,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飞行推力确定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设计值间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4.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由2级风扇、4级高压压气机及外涵组成的紧凑压缩系统的气动性能.探讨了双涵双轴压缩系统气动性能的评估方法及数值计算中相应的边界给定方法.通过对紧凑压缩系统的一体化数值模拟,分别获取了风扇及高压压气机的设计转速特性,并与设计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流量、压比、效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而风扇失速裕度仅为7.8%...  相似文献   
85.
中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适航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航技术在中国大涵道比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结合发动机研制情况,对适航工作的开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张崇  王强 《飞机设计》2011,31(3):1-5,27
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工作,对新型无叶栅反推力装置的气动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康达效应提高新型无叶栅反推力装置的工作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康达效应可以使新型反推力装置的轴向反推力系数从0.175提高到0.36。此种反推力装置与常规叶栅式反推力装置相比,质量大大减轻,适合应用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上。  相似文献   
87.
3 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循环参数匹配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外涵技术能使发动机涵道比调节范围更宽,使其在所有推力范围和全包线下性能最优。分析了带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的3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工作机理,利用稳态性能数值仿真程序,开展了3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循环参数匹配模拟研究,得到发动机循环参数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3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工作范围更广,重点是通过改变其涵道比来实现压比的变化和发动机模态的转变,最终实现3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88.
侧风条件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性能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开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侧风试验,分析了侧风试验标准要求及侧风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标定方法,进行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侧风试验研究,制定了侧风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开发了1种用于模拟侧风环境的试验装置,并提出了1种风速标定方法和开展侧风试验的程序。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可有效实现航空发动机侧风试验环境,该标定方法可得到侧风试验装置工作状态与试验所需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分段线性法,数字仿真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对 FL-7风洞旁路活门控制系统——非线性复杂系统,建立可供研究控制策略和优选控制参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0.
基于一维模型的涡轮过渡流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金广  吴虎  杜志能  王雷  陈云 《推进技术》2012,33(2):179-184
降低涡轮过渡流道的损失,缩短其长度,增大其径向偏移,是提高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研究基于所发展的一维涡轮过渡流道性能预测方法,提出了涡轮过渡流道设计的优化问题,融合单纯性优化方法,建立了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过渡流道初步优化设计体系,用于涡轮过渡流道的快速设计。文中简要讨论了涡轮过渡流道的一维性能预测方法,给出了一维优化过程中所涉及诸多因素的确定,如几何的参数化、目标函数的确定,优化方法的选取、初步设计的建立以及优化的流程等。最后,以某实际涡轮过渡流道的优化设计为研究对象,对所发展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流道在总压损失和压升方面都较原型有了提高。通过目前的设计算例,充分确认了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