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44篇
航空   1161篇
航天技术   195篇
综合类   249篇
航天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收集了Cluster卫星在2001-2005年间观测到的磁尾磁通量绳事件,并对磁通量绳(magnetic flux rope)形成及其内部磁场结构与行星际磁场(IMF)的关系作了统计研究.考虑磁通量绳被观测到时行星际磁场的条件,在所有73个磁通量绳事件中,行星际磁场By分量占有主导地位的事件有80%,且78%的事件具有与行星际磁场By分量相同方向的核心场.行星际磁场通过在磁层顶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改变南北等离子体片内磁场相对方向,形成有利于磁通量绳形成的磁场位形,并且行星际磁场By分量的方向对磁通量绳内部核心场的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从统计结果来看,磁通量绳的形成并不会依赖于行星际磁场Bz分量的方向.  相似文献   
612.
The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on electron fluxes with energies 10 keV–10 MeV. Data were obtained during 1978–2005 years in different space experiments (COSMOS-900, MIR Space Station, ACTIVE, SAMPEX, CORONAS-I, CORONAS-F, NOAA POES-17, TATYANA and others). Two areas of electron flux enhancements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near-equatorial (L < 1.2) zone and the middle-latitude (1.2 < L < 1.9) zone. It is shown that electron flux enhancements are regularly registered at L < 2 and the observed formations have some typical features. Electron peaks at L < 1.2 appear sporadically while peaks at 1.2 < L < 1.9 are observed regularly. The approximations of spectra by several functions including kappa-function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613.
航天器分子污染返回流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航天器对长寿命、高性能、高可靠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染逐渐成为影响任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值模拟是评估分子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对返回流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计算细节,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14.
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减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106的风洞试验表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最大可减小旋成体4.98%的粘性前部阻力以及2.69%的底部阻力,总阻力最大可减小2.98%.通过二次旋转设计得到关于凹坑直径、深度以及凹坑轴向间距三个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利用此方程得到的最优凹坑表面减少总阻力4.4%.  相似文献   
615.
根据Ylysses观测,比较完整地计算了高纬行星际空间太阳风能流分布.计算表明,行星际空间的高速流能流密度约为2.1×10-3J·m-2·s-1(日心距离r=1AU),主要来自于太阳风离子所携带的动能流(占58%)和克服太阳引力的势能流(占39%).要驱动高速流,需要在日冕底部高速流源区(日心距离r=1Rs)向外输出到太阳风的能流密度为7.1×102J·m-2·s-1·分析表明,由日冕底部向外可能输出两种形式的能流,其中一种具有较短的耗散长度,被耗散在很短的空间区域(~1—2Rs),使日冕温度迅速提高。另一种储藏在连续向外传播的太阳风中,不断耗散用以加速太阳风(>2Rs).  相似文献   
616.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helicopter in hover is of key importance for manufacturers because hover is a design configuration for the definition of a rotorcraft. A lot of effort has been made for more than 10 yea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numerical methods based on CFD. An Euler method (WAVES) developed by ONERA and coupled with a boundary layer code (MI3DI) is presented, validated and applied to compute the total performance of rotors with different tip shapes. A new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Euler code has been tested and enables better calculation by eliminating ‘numerical' recirculation. The code has demonstrated its ability to rank two rotors with different planform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Under industrial requirements new grid strategies have been studied and should allow to reduce CPU time consumption. It is shown that WAVES/MI3DI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in the aerodynamic design process of a new rotor.  相似文献   
617.
双过临界喷管充气混合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过临界声速喷管充气混合装置能够快速、均匀地混合两种气体,其背压适用范围比临界声速喷管提高了40%,性能良好,结构简单。经边界层修正、实态标定和色谱检验、混合效果良好。适用 种燃烧、爆轰实验的气体混合。  相似文献   
618.
卫星表面原子氧通量和遭遇量的计算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个较为理想情况下卫星表面原子氧通量和遭遇量的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轨道高度、太阳活动、飞行攻角及轨道倾角等因素对原子氧通量和遭遇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9.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BLIM)的逆系统解耦控制性能受负载和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在转子磁链定向逆系统解耦控制的基础上,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替换经典的PID控制器,将BLIM模型中的交叉耦合项、本体参数变化和负载视为“扰动”,统一用ADRC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估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NLSEF)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ADRC,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解耦控制性能;同时,对电机参数和负载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20.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无速度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建立电机离散化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了转矩与磁链的无差拍电压控制律。采用图形化辅助解析的方法,直观地表达了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电压矢量解的物理含义。将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与基于有效磁链观测器的速度估算方法相结合,实现了IPMSM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