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航空   1413篇
航天技术   750篇
综合类   425篇
航天   52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朱俊强  刘志伟  马存宝 《航空学报》1993,14(10):449-454
利用热膜探针及装有高频响压力传感器的三孔探针,结合动态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测量了孤立转子的失速流场。描述了失速团数目、失速团传播速度和周向范围与叶栅主要几何参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安装角或减小稠度均使绕叶栅的气流参数沿周向的变化率趋于缓和;失速区与非失速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质量交换,后者证实了失速区边缘处存在穿越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872.
冲击发散冷却流场结构PIV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冲击发散冷却结构的流场特性,设计了一典型冲击发散冷却结构,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其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冲击板与发散孔板间,气流的流动状态很复杂,在各个方向上均形成大量的涡,且涡的形式和强度均随吹风比的变化而变化.在发散气膜侧,随着吹风比的增大,由发散孔流出的冷却气流会逐渐穿透主流,从而使得冷却气膜层愈来愈不稳定,脱离壁面;而在发散孔出口与主流方向垂直的位置会形成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肾形涡,且涡的位置随吹风比的增大而移向主流区域.   相似文献   
873.
介绍了国内外军事计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装备保障的发展对军事计量的新要求,提出了军事计量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对军事计量保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构建了"多元融合"智能计量保障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874.
涡轮叶片上收缩-扩张形孔排的全表面气膜冷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摸清新型收缩-扩张形孔在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冷却特性,采用一种可进行全表面测量的稳态液晶测量技术测量了收缩-扩张形孔排在涡轮叶片模型上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研究了基于叶片弦长的主流雷诺数和二次流-主流流量比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并与叶片上圆柱形孔排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受叶栅通道涡作用,两种孔排的射流轨迹在吸力面呈聚敛状;在压力面则呈发散状;但通道涡对收缩-扩张形孔排射流的影响较弱。收缩-扩张形孔排在吸力面和压力面上的气膜覆盖范围和冷却效率都远大于圆柱形孔排,而且收缩-扩张形孔排的冷却效率随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压力面上,叶片型面结构使得收缩-扩张形孔排以及圆柱形孔排的气膜覆盖效果好于吸力面。在本文的实验雷诺数范围内,主流雷诺数对收缩-扩张形孔排的冷却效率分布特征以及冷却效率数值大小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875.
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汽车车身复合曲面斜截面外形的有效算法。根据实际问题的情况,提出了沿复合曲面三条边界扫描找始点及用自适应步长跟踪求迹的算法。该算法简化了扫描过程,缩短了计算时间,并且所得到的交点记录了坐标值和相应曲面片的参数值。测试显示这种算法简单实用、快速有效,在车身复杂曲面截面质量分析和自由曲面数控加工刀位轨迹计算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6.
通过分析两种常用的冲击波场超压测试方法,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新型冲击波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即具有无线数据传输与控制功能的爆炸冲击波场超压测试新方法。介绍了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包括存储模块与无线通信发射与接收模块;介绍了测试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思路;最后介绍了测试系统的应用环境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测试系统工作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877.
本文针对半自由飞动导数实验对天平元件提出的升力、侧向力、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大,而滚转力矩要很小,并要有较高灵敏度的特殊要求,应用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天平元件综合设计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和综合各因素对天平性能的影响,有效地提高天平元件设计质量并缩短设计周期,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单向设计指标,以满足特殊实验要求。文中同时给出了矩形截面扭转系数拟合算法和滚转力矩天平元件优化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878.
本文就应变片直接测量应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二向应力片及三向应力片原理,使在实验应力分析的电测场合中,对于某点的应力分量的测量,无需进行几个应变片数据的分别采集,再综合成应力分量(正应力或剪应力),使读数应变与应力分量一一对应,且各测量数据之间在算法上没有耦合。二向应力片及三向应力片的使用,简化了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在动态测量特别是冲击力测量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79.
    
在外场雷达散射截面(RCS)测量中,受随时间变化的环境因素影响,不同时刻测得到的数据其幅度和相位不完全相干,导致直接采用背景矢量相减技术难以有效地抑制背景杂波。建立了测量系统-测试场时变传递函数的参数化模型来表征环境变化对雷达接收回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精确背景抵消处理技术。首先,从现场测量回波数据中提取辅助校准区域数据;然后,利用降噪互相关法和优化相干函数法估计出时变传递函数模型参数,并据此对不同时刻测得的回波数据进行幅度和相位补偿,使得两者完全相干;最后,做精确的背景矢量相减处理。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技术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0.
数字化干涉仪测角采用的是高精度数字鉴相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模拟鉴相技术相比可以大幅度提高鉴相精度,从而满足高精度干涉仪测角的要求。基于数字干涉仪鉴相算法,通过两路正交本振信号分别与两路待测相信号相乘,使用CIC 滤波器除乘积中的高频信号,最后通过CORDIC 算法计算出相位差。经过干涉仪测角模拟器上测试结果表明,其数字鉴相误差小于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