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傅德薰  马延文  王力 《航空学报》1991,12(9):439-443
 采用近似因式分解和特殊Jacobin系数矩阵分裂法,求解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矩形柱体绕流流场中分离涡的形成和发展。给出了Ma_∞=0.3,0.8;Re=10~4,10~6的计算结果。从结果中可清楚地看到柱体非对称涡形成的非定常过程。  相似文献   
22.
机身后体装置对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雪湔  麻树林 《航空学报》1991,12(8):435-438
1.引言 切尾运输机的机身后体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表面摩阻及诱导阻力。机身后体附近的绕流不仅影响飞机的阻力,而且对空中投放及空中加油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的研究得出底部附加隔板(减阻片)可起到减阻作用。现除了对减阻片的几何尺寸和安装位置需进行优化外,还需探索平尾上附加隔板以及后体台阶的减阻效果,以扩展减阻方案。  相似文献   
23.
由Timoshenko理论推导出对称三阶梯超声频弯曲振动刀杆的振幅分布解和谐振频率方程,并通过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绘制了表示阶梯刀杆尺寸对谐振频率和节点间距影响的三维曲面.从这些三维曲面的等高线图可以看出,两端梁的长度对谐振频率和节点间距的影响比中间梁长度对两者的影响大,所以提出一种通过缩短中间梁长度来保持重磨后刀杆节点间距不变的新方法.实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际差距很小,谐振频率和节点间距的计算误差分别为3%和5%.从而为振动车削刀杆设计提供了方便、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24.
跟踪弹道导弹时预警卫星姿态前馈协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角动量守恒定理,推导了跟踪弹道导弹时,具有活动部件的预警卫星姿态前馈协同控制。该控制算法基于角动量守恒方程估计红外相机运动产生的角动量扰动以及为抑制该扰动所需的期望飞轮转速,将期望飞轮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偏差作为前馈信号加入到传统控制系统中,推导出预警卫星姿态前馈控制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该控制方法简单、可靠,能够适应卫星在轨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5.
陶锋  尹协远  童秉纲 《航空学报》1991,12(7):331-336
 文中将Chorin的涡方法、格子涡(VIC)方法和快速Fourier变换(FFT)相结合,发展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求解高Re数下非定常N-S方程的算法(快速涡方法)。通过对二维圆柱突然起动问题的数值计算,得到流动分离及其演化过程(包括二次涡及二次涡对的生成);此外还得到回流区对称轴线上速度分布。这些结果与实验数据及其它数值解相比,是令人满意的。该程序对其它高Re数非定常流动问题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6.
为了实现地外天体的表面详尽勘测,探测器需进行着陆、采样、返回等活动。为确保采样返回任务的成功,探测器在研制中需进行各种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评价。针对探测器返回起飞过程中的环境模拟试验,文章提出了采用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作为位姿及运动模拟装置。该装置有静态和动态位姿调整两个基本功能,其中静态位姿调整用来模拟不平的地形对探测器的返回模块返回起飞的影响,动态位姿调整用来模拟返回模块与着陆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位姿及运动模拟装置的控制为上位机+下位机工作模式,由上位机设置模拟装置的运动参数,并将运动参数传输到下位机进行控制。经过模拟试验测试证明,该装置能够满足探测器返回起飞的位姿及运动的模拟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7.
星载光学敏感器受天体干扰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用途的星载光学敏感器均可能受到日、月、地等天体进入敏感区所形成的干扰.对光轴固定于星体的星敏感器,以及光轴在空间中保持方位不变的天文望远镜两类星载光学敏感器,根据敏感锥面和天体锥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导出了天体干扰的发生条件,给出了预测干扰发生时间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8.
随着对空间技术服务需求的增加和空间碎片主动移除技术的实现,未来空间碎片将以数量多、质量大、难分解等特点频繁再入大气层,给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更多威胁。因此,亟需对火箭体等大型航天器的大气再入进行预警,然而因缺乏合适的大气阻力系数模型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大气再入预报。为此,在简化航天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基于雷诺数的大气动力模型,通过RK6(7)对运动微分方程数值积分得到预报结果,并与高精度数值轨道传播器HPOP以及半解析轨道传播器WHU-SST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在运动微分方程中引入基于雷诺数的大气动力模型提前30天对火箭体进行大气再入预报,精度显著提升,某些目标的预报误差从96%下降至7.8%;仅使用TLE数据,将新模型用于地面风险评估能够使真实陨落位置位于预报的统计陨落位置中。  相似文献   
29.
本文讨论了采用有限元法对具有进动的高速旋转的轴对称体进行应力分析的方法,首先,推导了轴对称体中哥氏惯性力的分布公式,在柱坐标系下,哥氏力中含有沿径向的零阶对称不载荷和沿轴向的一阶对称及一载荷,首次,采用了具有计算精度,对边界适应性强的八节点四边等参数环形单元,并将受哥氏惯性力的轴对称体看作非轴对称问题,对有限元分析中位移模式的建立和哥氏惯性力的处理作了讨论。最后,简要地说明了所研制的计算机程序,并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计算锥—柱—船尾、拱—柱—船尾和圆球这三类旋成体脱体激波的工程方法。作为一个比较经典的方法,文[1]给出的方法已广泛用来计算物体低超声速飞行时的头部脱体激波。我们知道,理论上能检验脱体波计算合理与否的必要条件是圆锥激波脱体条件。考察文[1]方法后发现,该方法理论上不满足激波脱体条件;究其原因是由于物面肩部发出的声速线处理得较实际过于倾斜。实验结果表明,在M_∞→1时,声速线在物体横向相当一段范围内近乎垂直来流方向。据此本文对文[1]方法做了相应修正。修正过的方法既能满足激波脱体条件,又能与实际吻合较好;而且本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