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航空   609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164篇
航天   1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空间机械臂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锦阳  洪嘉振 《宇航学报》2002,23(2):23-27,33
本文对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机械臂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出发,在变形位移中计及了耦合变形量,用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导出了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用耦合模型和不计耦合变形量的零次近似模型计算了机械臂端点的变形位移,揭示了两种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的差异。为了确定零次近似模型的适用范围,引入相关系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零次近似模型仅适用于相关系灵敏的最大值小于0.1的情况。  相似文献   
222.
用有限元法对花瓣铺层C/C喷管扩张段外缠绝热层工艺固化过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C/C材料的层间缺陷对热应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由于花瓣铺层C/C材料与绝热层材料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它们在固化过程后产生热应力;而C/C扩张段中少数缺陷的存在,使得缺陷附近的层间剪切应力大幅增加,从而可能导致其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文中的分析可为花瓣铺层C/C扩张段的设计和工艺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223.
304不锈钢的应力腐蚀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慢应变速率技术研究了敏化的304不锈钢在氧饱和的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SCC)行为以及浓度、温度和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1000ppmNaCl溶液中,在5.5×10~(-6)s~(-1)应变速率下,电位大于-0.5V(相对于SCE,下同)有应力腐蚀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提高、浓度减小或温度降低,断裂电位范围移向较正的电位(-0.2V以上)。在较慢的应变速率下,在-0.5~-0.2V产生单裂纹;高于-0.2V对于所用的两种应变速率都产生多裂纹;低于-0.6V未发现裂纹。该体系的自腐蚀电位在-0.25V附近,处于SCC敏感区。恒电位下动态应变试验中电流增量与平均裂纹速度在双对数座标上呈正比关系,表明该体系的沿晶SCC本质上受溶解控制。  相似文献   
224.
本文通过边界元数值法求解了部分充液自旋球腔内的液体晃动问题。以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和系统运动的Euler动力学方程为基础,考虑了贮箱偏置、涡旋、重力及Coriolis力等因素对流体晃动和系统运动状态的影响,求解出液体的速度场,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液体的能量耗散率和系统的章动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225.
从分析RNAV/RNP运行对航空器飞行时机载设备的性能特点出发,说明了RNAV/RNP运行初期对飞行品质的监测要求和意义,并就QAR数据作为监测数据源进行了精度分析.表明其可用性,进而给出了一种通过处理QAR数据.反演实际飞行的仿真轨迹,与设计轨迹之间实现了直观比对,并计算给出了比对差值的均值与方差,实现了监测飞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6.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gnetic disturbance onsets, aurora dynamics and particles injections at the geostationary orbit have been analyzed in detail for 25 sawtooth substorms. It is shown that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above signatures of the substorms onset is typical of the powerful sawtooth substorms, unlike the isolated (“classical”) magnetospheric substorm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 aurora in case of saw-tooth substorms is permanently high level of auroral activity irrespective of the magnetic disturbance onsets and the double oval structure of the aurora displa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rora behavior and the particle injections at geostationary orbit is also broken.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the classical concept of the substorm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by Akasofu (1964) for isolated substorms, is not workable in cases of the sawtooth disturbances, when the powerful solar wind energy pumping into the magnetosphere provides a permanent powerful aurora particle precipitation into the auroral zone.  相似文献   
227.
球载高能天文望远镜的超视距自动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HAPI-4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利用80C196超16位单片机,首次实现了球载姿态指向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借助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了气球位置的高精度定位和时间的绝对定标;采用小型高密度磁带机作为球载数据流存储器,利用海事卫星实现超视距测控,形成了新一代的球载高能望远镜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28.
Planetary protec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sample return missions that may host certain living forms and biotic signatures in a returned s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itiative of sample capsule retrieval and onboard biosafety protocol in international waters for future biological and organic constituent missions to bring samples from possible habitable bodies in the solar system. We suggest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waters being outside of national jurisdiction and active regions of human and traffic affairs on the condition that we accept the Outer Space Treaty. The scheme of onboard biological quarantine definitely reduces the potential risk of back-contamination of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s to the Earth.  相似文献   
229.
低应变检测是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桩土的阻尼作用是造成应力波传播过程中衰减的关键因素。利用一维波动理论,建立桩土相互作用的方程,得到了波幅比与桩长、波速等因素的关系,进而得到检测中可测得的最大桩身长度范围。同时,利用ANSYSLS—DYNA进行模拟,从而验证了波在桩身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性和计算所得结果的正确性。为该方法的克服局限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30.
从中国新闻史目前的现状出发,看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成绩和困境。在比较分析《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美国新闻史》的叙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通过新闻史书写中主体意识的加强,来弥补历史书写中微观叙述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