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12篇
航空   491篇
航天技术   100篇
综合类   78篇
航天   2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目前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存在不足,影响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对子母弹靶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相邻子弹间距、不同环带中子弹数量的规律,建立了子弹落点散布模型;结合母弹散布,建立了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该模型在给定子母弹散布参数后,可以快速生成群射子母弹子弹群的地面散布,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2.
RTTB-3型旋转为矩试验台是一种对电机进行自动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的设备。在实际使用该型试验台测试正常航空电机性能中,发现该型试验台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加载时冲击电流的影响,使记录的被测电机性能数据曲线有误差。探讨了RTTB-3型旋转为矩试验台在加载时对冲击电流的处理方法,以及实际使用此方法测试电动机扭矩技术。  相似文献   
153.
运动油滴/固体壁面斜碰撞的状态辨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登  陈国定  方龙  孙恒超 《航空学报》2015,36(4):1359-1366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研究是轴承腔润滑与换热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而运动油滴与轴承腔壁面的碰撞状态辨识及特征分析是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研究的组成部分。基于VOF方法建立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数值仿真模型,实现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状态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碰撞油滴直径、入射角和碰撞速度对沉积油膜铺展长度、油膜堆积厚度和溅射油滴数目等碰撞状态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条件下的状态判断准则,并得到了文献的物理试验工作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滴入射角减小,沉积油膜铺展长度和油膜堆积厚度增大,溅射油滴数目减少;随着碰撞速度和油滴直径的增大,沉积油膜铺展长度和溅射油滴数目均增大,但油膜堆积厚度对应前者呈减小趋势、对应后者仍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4.
开发了适用于小行星环境的大规模三维离散元程序DEMBody,针对低速射弹溅射表层风化层的小行星采样方案,仿真了相同质量不同形状的射弹在微重力环境下垂直射入颗粒床的过程,研究了溅射物质在采样器中的运动历程及最终收集质量与射弹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90°锥形射弹的采样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5.
针对仅使用两行要素(Two Line Element,TLE)作为数据源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基于TLE轨道衰减的弹道系数计算方法。介绍了一种常用的基于两组TLE的直接计算法,分析TLE选取间隔对结果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组TLE的迭代计算方法,以降低异常TLE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从弹道系数计算效果、在再入预报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基于多组TLE的迭代计算法稳定性更高、受TLE精度的影响更小;由于数据区间更短,基于两组TLE的计算结果对短期轨道衰减特性反应得更准确,用于临近再入时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6.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宇航学报》2021,42(6):687-696
为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精准可控撞月,提出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精确撞月轨道设计方法。通过求解Lambert问题,可得到撞月轨道轨控时刻的速度脉冲初值解,然后通过打靶法迭代得到撞月轨道的精确解。以"龙江二号"微卫星轨道为例,对撞月点经纬度的覆盖性,以及燃料约束下同一撞月点可行的轨控弧段进行全面分析。最后,通过月球南极水冰探测的撞月轨道设计案例,以验证本文提出的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7.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magnetosphere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interplanetary (IP) shocks with different inclinations and speeds o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A data set with more than 500 IP shocks is used to identify positive sudden impulse (SI+) events as expressed by the SuperMAG partial ring current index. The SI+ rise time (RT), defined as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compression onset and maximum SI+ signature, is obtained for each event. We use RT and a model suggested by Takeuchi et al. (2002) to calculate the geoeffective magnetospheric distance (GMD) in the sho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as a function of shock impact angle and speed for each event. GMD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geoeffective magnetosphere length (GML) suggested by Takeuchi et al. (2002), defined from the subsolar point along the X line toward the tail. We estimate statistical GMD and GML values which are th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We also show that, similarly to well-known results for RT,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GMD and impact angle is found for shocks with high speeds and small impact angles, and the faster and more frontal the shock, the smaller the GMD.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agnetospheric response depends heavily on shock impact angle. With these results, we argue that the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of spac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those caused by coronal mass ejections, will not be accurately accomplished if the disturbances’ angles of impact are not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within model and observation scheme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158.
小口径电热化学超高速发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小口径发射装置上进行了以液体发射药为化学工质的电热化学发射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的装药结构及装药量改进内弹道性能, 可使弹丸获得超高速。对电能释放与化学能释放过程的合理匹配表明, 等离子体能够增强液体药的燃烧并影响压力变化曲线。通过等离子体射流与液体药装填方式的控制, 如采用环状装药结构, 可以增进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的相互作用, 提高内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159.
用摆锤式冲击台对113只家兔胸、腹不同部位进行了钝性撞击实验。撞击速度6.7~10.5m/s,相对压缩量0.18~0.50。观测到侧胸撞击伤重于正胸撞击,侧胸撞击易引起升主动脉损伤和肋骨骨折,还易引起肝脏损伤。上腹撞击损伤重于侧腹撞击,上腹撞击易引起肝脏损伤。提出胸部撞击要着重于侧胸部防护,腹部撞击要着重于上腹部防护。提出用冲量MI和冲击功WI分别估计胸部和上腹部撞击损伤程度及其DE,50值。  相似文献   
160.
黄树春  汪长元 《航空学报》1992,13(8):427-430
提供了一个计算副翼配重着陆冲击响应的方法。由于主起落架为纯摇臂式,考虑机体的弹性,机体和主起落架运动联立求解的加速度不是显式,因此必须用高斯方法解加速度的线性方程组,再用吉尔方法解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