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139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平安  王德俊  徐灏 《航空学报》1993,14(10):472-476
首先建立了二维载荷谱分布,然后依据载荷顺序效应损伤机制编制了3种疲劳谱。通过二维分布谱的载荷顺序效应与排列顺序效应分析得出,谱载荷顺序效应仅与载荷总均值有关,并随其增大有可能对寿命预测影响较大。但编谱方式对零件寿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2.
扩压叶栅端壁区旋涡流动显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宏伟  蒋浩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58-262,330
通过氢气泡流动显示,获取不同攻角、不同径向间隙下扩压叶栅端壁区内各种旋涡的发生、发展、涡-涡、涡-附面层干涉的流动图画。   相似文献   
143.
色散和耗散对Alfven孤立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变数变换和解析积分的方法,分别找到了带色散项的DNLS方程和带耗散的MKdV方程的一类解析解,给出了存在孤立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4.
粗糙元诱导的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志伟  肖志祥 《航空学报》2016,37(8):2454-2463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直接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边界层内不同形状粗糙元导致的强制转捩现象;为了能够深入探究强制转捩机理,解析小尺度运动,同时又能够较好地捕捉激波,采用高阶色散最小耗散可调(MDCD)格式对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流项进行重构。计算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对应的实验值吻合较好;该方法能解析小尺度的流动结构以及规则结构的破碎与失稳过程,可揭示粗糙元引起的强制转捩机理,即此类强制转捩主要由粗糙元顶部的三维剪切层失稳导致。对多种粗糙元的转捩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粗糙元形状、几何参数等。  相似文献   
145.
一种基于窄相关器差分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庆  施浒立  胡超 《宇航学报》2008,29(6):1834-183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窄相关器差分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组独立的窄相 关器,将其码鉴相结果差分后,对其中一个窄相关器输出进行修正,作为码相输出结果和载 波相位鉴相中码发生器的输入。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抑制多径效应引起 的误差,优于一般的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6.
主要介绍了在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进行真实气体效应中催化效应对气动热影响的实验研究。首先从测试工作的角度,论述了测热模型、测热传感器及风洞改进等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其次描述了在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首次开展气动热风洞试验的过程及其初步结果。结果表明:热流数据随测点位置和迎角的改变呈有规律的变化;在同样条件下,完全催化表面比完全非催化表面热流数值有明显增加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7.
非线性气体振荡整流效应对翼尖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圆管内气体的非线性振荡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开口圆管中气体非线性振荡的整流效应,通过翼面开缝以及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主要进行翼尖涡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翼面开缝和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在大迎角时对提高升力系数、增大机翼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能较好改善翼尖涡的位置和强度。对比翼面开缝以及无气体激振状态。翼尖涡在翼尖气体振荡条件下向翼尖外部移动了近3/4个弦长,向上翼面方向移动了近1/4弦长。  相似文献   
148.
为研究吹气式旋转帽罩防冰特性,采用三维模拟技术对其进行数值分析,从流场、水撞击和积冰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吹气式旋转帽罩的防冰机理和效果,并利用防冰试验器开展了试验研究,从 帽罩表面积冰厚度和范围两方面分析防冰情况,验证了在结冰环境下吹气式旋转帽罩的防冰效果。结果表明,吹气式旋转帽罩防冰结构具有良好的防冰效果。  相似文献   
149.
In the present paper, plasma probe data taken from DEMETER and DMSP-F15 satellit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on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in the morning topside ionosphere, caused by seismic activity at low latitudes. French DEMETER (De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Transmitted from Earthquake Regions) micro-satellite mission had been especially designed to provide global scale observations in the topside ionosphere over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s. Onboard the DEMETER satellite, the thermal plasma instrument called “Instrument Analyser de Plasma” (IAP) provides ion mass and densities, ion temperature, three component ion drift and ion density irregularities measurements. As a part of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DMSP-F15 satellite is on orbit operation since 1999. It provides ionospheric plasma diagnostics by means of the “Special Sensor-Ion, Electron and Scintillations” (SSIES-2) instrument. We examined few examples of possible seismic effects in the equatorial ionosphere,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seismic activity during December month in the area of Sumatra Island, including main shock of giant Sumatra ev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localized topsid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appear close to the epicenters of certain earthquakes in the Sumatra region. In two cases, ion H+/O+ ratio rises more than one hour before the main shock, due to the O+ density decrease at the winter side of the geomagnetic equator, with longitudinally closest location to 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s. These anomalous depletions in O+ density do exist in all cases of SSIES-2 data. Particularly for Sumatra main event, more than one hour after the main shock, we observe large-scale depletion in O+ density northward of the geomagnetic equator at winter side hemisphere. Associated with O+ depletion, ion temperature latitudinal profile around the geomagnetic equator shows enhanced asymmetry with minimum at the summer side and maximum in positive Ti deviation from mean value at the winter side. This disturbance lasted for more than three hours, later in time observed at the same place by IAP/DEMETER.  相似文献   
150.
对后缘拐折翼的气动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水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翼后缘拐折处的集中涡有吸引和固定翼面涡的作用,合适的拐折会得到明显的气动收益,在大攻角时,会使升力增加,俯仰力矩特性得到改善;内拐折的深度大,对大攻角气动特性有利;在带边条时,合适的拐折点最好在边条前缘延长线的外侧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