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1篇 |
免费 | 214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69篇 |
航天技术 | 227篇 |
综合类 | 209篇 |
航天 | 1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任艳频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4):14-16
单管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并通过测量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体会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仿真值和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示波器的输入电容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可有的改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动地我国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系统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落震试验测试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未来的发展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提出并研究火箭发动机推力试验装置应用范围扩大问题,即推力试验装置如何适用于推力远远小于试验装置额定负荷能力的发动机的推力试验。指出并研究了其中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试验装置机械结构与发动机的安装与配合、减小测力误差和原位校准的实现。建立了有关力学模型,分析了测力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和论证了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火箭发动机推力试验装置基本上可以用于推力小于试验装置额定负荷的任何规格的发动机的推力试验。 相似文献
5.
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进行材料仿真,是目前材料模拟设计学科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领域。本文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VRML,3DSMAX和VB,建立了拉伸夹头和游标卡尺的三维几何模型以及材料的拉伸仿真;实现了材料拉伸过程中实时动态调试与控制的各种功能。在几何建模、物理建模、三维虚拟场景的组装与仿真的实时操作控制,以及系统总体设计等方面,为VR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7.
为实现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零件精准制造,进行止焊剂涂敷工艺优化研究。传统止焊剂手工涂敷工艺涂敷质量差、精准度低,成形后扩散连接过渡区超标,零件表面阶差、缩沟问题经常出现。为实现止焊剂精准、快速涂敷,提出了对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成形前板料自动敷膜、激光刻形及止焊剂自动涂敷的新工艺思路。通过自动化手段,形成了一个较为优化的止焊剂涂敷工艺手段,止焊剂涂层厚度实现0.1mm精准可控,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以5x10-2/s~5 x10-4/s应变速率成功成形出满足要求的零件。 相似文献
8.
压力传感器作为民机环控系统中的关重成品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空气系统的管理。为保证其装机质量,提升飞机研制和批产效率,设计了一套压力传感器自动测试台,用于压力传感器的性能测试。首先介绍了压力传感器在机上的功能、分类以及性能参数;然后根据其测试特性,分别从硬件构架、设备选型、测试软件以及配套设备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压力传感器测试台的设计方案,实现通过测试软件对压力传感器测试压力和温度的自动控制,并在测试压力和温度达到稳定后,自动采集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生成测试报告并判断测试结果;最后列出了压力传感器测试台的应用范围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轮、涡轮静子等厚度变化大的复杂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钢构件在常规X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时,由于胶片的宽容度低造成的检测覆盖率低,存在漏检质量隐患的问题,采用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R)对该类变截面厚度差在5~20 mm内的钢构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R检测图像宽容度是胶片照相检测的3倍,检测覆盖率高;以离心轮线状缺陷CR检测为例,且通过CT和理化检测验证证明,CR检测具有与胶片照相检测基本一致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