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航空   767篇
航天技术   205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1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总结了近20年来火星探测的重要发现以及生命、气候和地质3个方面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0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科学载荷和着陆区选择的工程条件限制,并重点分析了经过3次着陆区选择研讨会,上百位行星科学家投票选取的排名前3的预选着陆区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020年火星任务的着陆探测部分的一些思考,并根据不同的任务目标(聚焦生命、气候和地质问题;支持载人火星探测的资源勘察;工程技术验证)提出了3个候选着陆区。  相似文献   
952.
基于陆标图像的天体定点着陆信息融合导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安全准确着陆于地外天体指定地点,探测器在下降过程需实时精确确定其相对位置和速度.针对惯性导航结合斜距和相对速度测量的导航方式不能修正相对水平位置估计的缺点,以及多敏感器测量信息融合问题,提出基于陆标图像和协方差交叉算法的天体定点着陆自主导航方法.将光学成像敏感器加入到组合导航系统中,用于测量探测器相对陆标的视线方向以获得关键的相对水平位置信息.在状态估计时采用基于协方差交叉的分布式扩展卡尔曼滤波对多源测量信息作最优融合,提高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3.
"嫦娥三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是软着陆任务成功的关键。针对高安全和高可靠软着陆任务的要求,设计了包含接力避障的软着陆飞行程序,提出了单波束分时修正与多波束融合修正的自主导航方法和自适应动力显式制导、无迭代多项式粗避障制导以及内外环结合的精避障制导等方法。实际在轨飞行结果表明,导航算法提供了高精度的状态估计,制导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状态控制和有效避障机动,确保了软着陆落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4.
为了研究直升机尾桨完全失效后自转着陆的最优轨迹和操纵过程,建立相应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建立直升机6自由度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加入可以描述尾桨完全失效和自转着陆阶段发动机出轴功率以及旋翼转速变化的相关方程,并将直升机尾桨完全失效后的自转着陆问题转换为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以某型号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为样机,计算空中停车自转着陆过程,并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最优控制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分析该型号直升机在以巡航速度下前飞时,尾桨完全失效后自转着陆的最优轨迹和操纵过程。从结果可以看出:尾桨完全失效时,直升机在旋翼反扭矩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偏航角速度和侧滑角变化,进而产生复杂的耦合运动,驾驶员在关闭发动机进行自转着陆操作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操纵横向周期变距稳定滚转角,并以侧滑的方式来稳定横航向的姿态角,最后安全着陆。计算得到的最优轨迹和操纵过程,与工程试飞得出的定性的结论和建议相符。   相似文献   
955.
姚开棣 《航空学报》1988,9(4):105-114
 本文介绍单级入轨航天飞行器地面加速器和垂直起飞、水平起飞飞行器着陆装置的设计,包括:地面加速器的设计要求;系统组成;功能和性能以及着陆装置的结构强度;着陆载荷;设计要求和重量分配。  相似文献   
956.
以装有反推力装置的某型飞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着陆滑跑距离向标准条件换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换算公式,并应用该方法将该机的实际试飞结果向标准条件进行了换算。结果表明,换算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对其它带有反推力装置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向标准条件换算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7.
在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转速通道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工控机组建了该控制器转速通道的自动检测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控制器转速通道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过程,重点介绍了应用研华数据采集卡PCL-818L开发虚拟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8.
介绍了航空反潜武器检测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并给出了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59.
人体对模拟着陆冲击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飞船返回着陆时不同强度不同姿态冲击下人体动态响应特性,5名健康男青年,以仰卧20°承受4~10g,50~80ms;仰卧30°~60°,10g,50ms,半正弦脉冲的着陆冲击。分别记录冲击塔平台,座椅及人体头、肩、胸和髂处的Z和X向加速度及被试者心电图。经分析计算,给出了人体动态响应与冲击强度以及它与仰卧角的关系式。为进一步研究人体冲击损伤的防护和人体冲击动态响应的建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0.
为了解决基于GPS导航的无人机受他国控制和易受干扰的潜在危险问题,提出以GPS导航系统为主,以捷联惯性导航结合主动式红外激光扫描定位及计算机视觉识别着陆跑道为辅的无人机导航和着陆精确导引新技术,实现无人机全天候的自主精确着陆。提出了该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扫描模型及扫描参数的确定、着陆点的激光反射装置的确定、着陆点坐标与着陆跑道方向的确定问题和防止发生由其它反射物或红外光源误导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