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航空   384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种基于信号模型的ATE仪器资源配置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信号模型构造方法在自动测试系统(ATE)测试环节中的应用,以解决测试资源有限和配置自动化的问题,并给出了一种由所需信号自动获取其资源信息的实现方法.通过分析测试资源与生成信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由已知信号逐步递推获取资源信息的方法,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提出了以生成信号的仪器资源信息和继承优先级为指标,从生成成本和生成层次上考察建立信号通道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子束焊机阴极加热电源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新型主电路拓扑和对应控制策略,该系统能够使阴极处在最佳加热电流状态,从而提高电子束流稳定性.并且在检测到电子枪未加高压时,阴极加热电流自动关闭,在加有高压但束流给定为零时,阴极加热电流自动减少,能大幅增加阴极的使用寿命.经试验证明该系统相比传统阴极加热电源操作简洁、快速和准确,对焊缝成形质量好.  相似文献   
63.
根据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操纵件的动态特性,建立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以转速、节气门开度和驱动模式为参数的发动机模型.依据整车参数,设计换挡规律,提出换挡过程中操纵件的油压控制方法.基于MathCAD数学软件,建立包含驾驶员、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完整的动力传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原型与平台可预测传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相应动态特性,为换挡规律与换挡品质的仿真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
飞机装配中铆接部位的孔垂直度直接影响铆钉的连接质量和疲劳寿命,进而影响飞机的力学性能。为了保证飞机铆接垂直度要求,必须分析自动钻铆系统法向误差的影响因素。首先,确定了倾角误差、数学模型的线性误差与法向误差的关系。其次,给出了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参数的选取规律,并研究了其对位姿标定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了安装参数优化后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法向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提升自动钻铆系统的法向精度,进而保证孔垂直度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通用分析软件开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发展了一种全新的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通用分析软件.采用流动换热的网络算法, 将发动机润滑系统分解成由相应的典型元件和节点组成的网络, 用有限的元件和流动介质类型就可描述通用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元件分为简单元件和组合元件, 并和润滑系统结构一一对应, 方便了元件的初始化.软件前台采用图形建模方式生成计算网络, 后台采用了网络自动识别技术, 方便了复杂网络的建立.可视化界面及支撑数据库, 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利用6个特征参数对7种数字调制方式进行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模型算法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动识别算法能够很好的识别出各种数字调制信号,同时具备算法简单、速度快和准确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7.
通过自动钻铆技术在波音737尾段中的应用,介绍了自动钻铆技术的特点及工艺.  相似文献   
68.
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与控制是舰载机自动着舰的关键技术,为此本文对该技术进行综述。给出了舰载机进场航线和几种着舰工作模式,概述了基于跟踪雷达的着舰引导系统和基于卫星的着舰引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着重分析了自动着舰的几种控制技术,包括控制律设计技术、直接力控制技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甲板运动预估与补偿技术、舰尾气流抑制技术、动力补偿技术以及着舰安全控制技术。最后,从多系统集成着舰控制技术、多体制融合着舰引导技术两方面对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研究三角网格曲面上的路径规划问题,以局部测地线为补充,提出了改进的定角度初始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避免了传统参数化求解过程的无解和多解情况,尤其适用于曲率变化较大的复杂曲面和拼接曲面。采用等距覆盖算法来获得均匀的满铺路径,并分别提出基于路径样条线末端延伸和芯模曲面整体延拓的两种边界处理思路,以解决偏移路径无法到达曲面边界的问题。以某机翼模型为算例对上述算法进行验证,利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CATIA)的逆向工程模块实现了完整的算法可视化,建立了三维建模软件与路径规划算法的系统关系。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靠、系统、适应性强,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研制了70kN量级的应变天平校准系统,以满足2m量级高速风洞测力试验天平的静态校准需求。70kN载荷应变天平校准系统基于传统的单元校准方法,采用四自由度复位式体轴系自动校准方案,加载力源为标准砝码,采用砝码独立控制技术的自动加载装置实现天平校准载荷的自动加载。砝码产生的重力通过双十字铰链施力定位装置和刚性加载头准确地传递到天平上,无间隙复位传动机构可以保证天平的精确复位。建成后的校准系统可满足20~70kN量程范围的杆式天平和环式天平等不同类型天平的校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