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复杂装配体有限元网格模型手工装配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CAE环境下基于工程语义的带装配约束关系的有限元网格装配方法。对有限元网格模型进行自动分组,通过建立CAD装配本体和CAE装配本体之间的映射关系,将CAD的装配约束类型转换为几何位置关系,将这些关系转换为网格模型的装配定位变换矩阵,在对PATRAN二次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探讨了提高飞机表面质量的方法。提出提高飞机表面质量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从优化设计结构、提高零件和工装的制造准确度及协调准确度,采用合理的铆接装配工艺方法等多方面共同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3.
基于组装的过程工程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个基于组装的过程工程环境,该环境包括过程定义,过程实例化,过程模拟,过程动作4个部分,采用了基于组装的过程建模方法,能够对重用过程库中的过程部件进行组装,生成新的过程模型,并由过程模型驱动实际运作。  相似文献   
44.
许勇刚  王强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0):2194-2199
通过流量试验对比分析、燃油喷嘴结构分析以及弹簧失效机理分析对某发动机长期存在的冒烟故障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冒烟发动机和无冒烟发动机燃油喷嘴及总管流量试验的实证分析表明:发动机冒烟故障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场服役期间慢车工况某些燃油喷嘴反压降低导致的总管流量不均.对冒烟发动机14个燃油喷嘴的结构实证分析表明:发动机服役中燃油喷嘴及燃油总管流量特性发生漂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封严弹簧顶紧机制的丧失,而造成顶紧机制丧失的根本原因是弹簧端过度不平导致螺母旋合过程中弹簧在不平端受力不均以致不规则歪倒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45.
双轴拉伸应力下后继屈服面的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岑  刘芳  付强  洪友士 《航空学报》2012,33(12):2230-2239
屈服面的位置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材料塑性应变的确定。针对双轴拉伸应力下金属材料的塑性行为,以一种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后继屈服面在拉-拉应力空间中的演化。考虑了有限变形效应和耦合硬化效应,给出了屈服面的确定方法,并预测了拉-拉应力空间中的初始屈服面(IYS)和后继屈服面,预测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能一致描述出后继屈服面演化中的前端尖点效应、尾部包氏效应、膨胀/收缩以及移动和畸变。针对两种加工硬化材料(Al 6061-T 6511和Annealed 1100 Al)承受轴向拉伸、环向内压、轴向-环向混合比例加载时的后继屈服面,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后继屈服面的演化,并能分析其物理机制,为后继屈服面的演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由于飞机轮胎磨损快,要求经常更换。更换轮胎时,因机轮重量较大,需专用设备进行分解和装配。该文论述了液压式轮胎分解/装配机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通过最新研制成功的轮胎分解/装配机的试验与现场试用表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47.
针对目前机器人在轨装配存在的作业效率低、空间操作受限、环境感知不完全等问题,提出一种腿臂融合型在轨装配机器人。首先,使用D-H法建立了腿臂融合型装配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对其单个腿部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得到单个腿各个关节角和足端之间的运动关系;其次,分析了腿臂融合型装配机器人的行走步态和装配步态,行走步态中分析了二步态和三步态,装配步态中分析了单臂装配和双臂装配,使机器人达到平稳的行走和装配;最后,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搭建仿真平台并对行走步态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用于该机器人的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