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353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The numerical analysis for the matching of the core driven compression system in a double bypass variable cycle engine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one-stage-core driven fan stage(CDFS),an inner bypass duct and a five-stage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HPC),providing two basic operating modes: the single bypass mode and the double bypass mode.Variable vanes are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mode switch of the system.The correct matching in the double bypass mode requires a proper combination of the mass flow,total pressure ratio and blade speed.The work capacity of the system decreases in the double bypass mode and the pressure ratio tends to decrease more for the CDFS and the front stages of the HPC.The overall system efficiency is higher in the double bypass mode.The radial distributions of aerodynamic parameters are similar in different modes.The notable redistribution of mass flow downstream the CDFS in the single bypass mode leads to strong radial flows and additional mixing losses.The absolute flow angles into the inner bypass increase for the inner span and decrease for the outer span when the system is switched from the single bypass mode to the double bypass mode.  相似文献   
252.
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垂直起降飞行器因对起降地点要求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照动力方式对垂直起降飞行器进行分类,剖析了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归纳了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动态,尤其强调了一些创新设计的思路。然后,展望了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垂直起降飞行器设计人员面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和特点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3.
风扇叶片脱落并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在共享内存并行(SMP)模式下,由于计算随机误差和误差累积现象的存在,计算结果可能不一致。针对该问题,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简化的三叶片模型进行并行仿真计算,分析造成计算结果不一致的误差来源,提出四种控制策略,研究表明,通过计算方法的改进和计算平台的选择可以有效避免误差累积现象,提高并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54.
旋翼反扭矩系统结构参数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新型的横流风扇式旋翼反扭矩系统,对该系统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CFD计算,分析了这种新型反扭矩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其流场的影响,找出该反扭矩系统的最优几何参数,使得这种新型反扭矩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55.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在非设计模式下的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鑫  刘宝杰 《推进技术》2014,35(3):320-327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是双涵道变循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开展CDFS在非设计模式下(双涵道模式)的匹配分析,利用速度三角形建立了CDFS在双涵道模式下的匹配特性图,该图能够正确反映双涵道模式下CDFS的工作特点和主要气动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给定CDFS在双涵道模式下流量时,随着压比下降,需要降低CDFS在双涵道模式下的转速才能保证转子进口相对气流角不变;给定双涵道模式的流量和压比时,若要使转子进口相对气流角下降,需要增加CDFS在双涵道模式下的转速。  相似文献   
256.
以CF6-80C2发动机风扇和自行设计的CRTF对转风扇为对象,对比分析了Heidmann模型、K-J-G模型和H-W模型对两种风扇噪声预测精度,模拟计算了飞机起飞过程中对转风扇和传统风扇的远场噪声水平。研究分析得出Heidmann模型和K-J-G模型预测CF6-80C2发动机风扇噪声数值和趋势接近,H-W模型与上述两种模型的结果在高频部分相差2~5 dB;对转风扇噪声级频谱与传统风扇在趋势上比较接近;结果表明,性能参数相似的传统风扇和对转风扇的噪声水平比较接近,对转风扇在降噪方面相对于传统风扇并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57.
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双外涵模式相比,三外涵变循环技术将使发动机工作范围更广,更易满足未来发动机的自适应要求,及更大提升飞机综合性能。在带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性能仿真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前调节阀门、后调节阀门、第三外涵等的数学模型,开展了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性能模拟方法研究,重点分析了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的稳态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单外涵和双外涵模式,三外涵模式总涵道比调节程度更大,发动机最大状态与亚声速巡航状态间的燃油经济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8.
高效节能风扇的气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效风扇叶片的设计原理、步骤,分析了风扇噪音产生的原因及降低噪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59.
强十思 《推进技术》1992,13(6):19-25
桨扇发动机发展概况,研制桨扇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包括桨扇组件、燃气发生器、齿轮减速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在巡航导弹上应用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260.
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某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图建立了1/18循环对称简化的风扇结构模型,基于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IMP)模型插值的变密度法对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为了获得更好的风扇盘结构拓扑优化结果,提出了一种将增加质量和整体叶盘结构相结合的方案,并应用该方案,在原始风扇盘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种扩大求解域后的对照模型。对所有的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建,并对危险工作条件进行了校核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某型发动机风扇盘进行结构拓扑优化,能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使压气机质量减少3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