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84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面测发控系统中长电缆的屏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面测发控系统中箭地连接长电缆屏蔽技术对整个武器系统的重要性,分析屏蔽长电缆的原理及工程制作;分别用电流注入法和模拟场强法进行试验,比较试验方法,确定了该种电缆的屏蔽效能,得到了一些长电缆抗EMP试验数据和定量关系,为柔软型抗电磁脉冲电缆在武器系统中的全面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2.
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工程实现中遇到的通道间连接电缆不等长和通道隔离度不够引起同频干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这2种影响因素对测向相位差误差的影响,在工程可实现基础上,推导不等长、通道隔离度与相位误差的数学关系,为相位干涉仪设计和通道误差校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射频同轴电缆是民用飞机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射频同轴电缆的型号影响到通信系统中甚高频(VHF)系统、高频(HF)系统、卫星通信(SATCOM)系统、自动固定式应急定位发射系统的作用距离。从射频同轴电缆的主要技术指标入手,对民用飞机通信系统射频同轴电缆选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发生风雨激振拉索表面水膜形态数值分析和实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Lemaitre斜拉索表面水膜风致形变解析算法,对数学模型中拉索运动方程进行修正,使其能计入拉索风致运动对表面附着水膜形态的影响,通过差分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拉索表面水膜在重力、表面风压、表面摩擦力、表面张力作用下的形态变化,得到拉索发生风雨激振时表面水线的运动规律及形态变化.采用超声波探测仪对拉索表面水膜进行动态测量,实时获得拉索风雨激振形态下表面水膜动态响应数据,通过与水膜运动数值算法结果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圆截面斜拉索风雨振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85.
针对周边桁架可展开天线索网反射面的特点,以结构的几何外形为已知量(设计者给定),给定一组初始预应力为迭代初值,并给模型的各节点施加一个小△的位移量,迭代反算求解出一组预拉力以及与之相应的几何参数,即可确定网面的初始平衡态,并通过ANSYS反算验证。算例表明该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6.
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宜宾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在对斜拉索特性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确定了有代表性的模型风洞试验参数.通过较为系统的模型风洞试验,讨论了来流风速、索水平倾角、来流风向角、降雨量及结构阻尼比等对斜拉索风-雨致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α=25°、30°且β=25°、30°、35°组合情况下斜拉索易发生雨振,其中心发振风速约为12m/s;斜拉索在小雨甚至"毛毛雨"的情况下易发生雨振;斜拉索雨振对结构阻尼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7.
针对卫星三维电缆网数字化设计、制造协同"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卫星三维电缆网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流程和方法。通过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三维电缆网协同设计方法,可以快速生成标准化、精细化的三维电缆网。基于MBD三维电缆网设计与工艺联动,开发了电缆网设计、加工、检测和装配联动软件模块,形成了一套电缆模型工艺信息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具体型号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电缆网设计、加工、检测和总装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8.
双向间接耦合有限元法预估电力电缆载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导体电力电缆置于具有散热孔的托架上时3D有限元时谐磁场模型,在计及各金属涡流效应的条件下,得到所有导体单元的功率损耗密度.以此功率体密度损耗为栽荷,建立了电缆系统的"热-流体"直接耦合场模型,求解了电缆系统各导体的温升,由此完成一次完整的"磁场"与"热-流体"场间接耦舍的求解.由于电缆导体电阻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形成"磁场"与"热-流体"场间接耦合的双向耦合.反复迭代,可求解得到当热点为90℃时导体的电流,即为电缆的载流量.以无铠装单载流和有铠装三并联栽流电缆为例,采用间接耦合法计算和测量了系统的总功率、电流分布、导体热点温度.计算和测量一致性说明了双向间接耦合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分析电力电缆系统的磁、热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飞机拦阻过程的非线性最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澍森  金栋平 《航空学报》2009,30(5):849-854
在假设拦阻力完全由阻拦索提供的前提下,建立了包含阻拦索线弹性变形的飞机拦阻过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使原二阶微分方程系统易于控制,使用了高一阶的模型。基于高斯伪谱方法(GPM)对飞机和阻拦索接触后的降速曲线进行了优化,并应用反馈线性化闭环跟踪优化之后的降速曲线。结果表明,阻拦索的弹性对阻拦效果有很大影响,并且反馈线性化可弥补非线性最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90.
线缆耦合是航电系统电磁干扰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线缆束中的非功能线作为监测线,实现了一种对功能线缆耦合到的干扰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由于监测线与被测线具有相似的干扰场分布和布线路径,因此可以抵消二者的未知性和随机性带来的影响。将监测线与被测线视为相同的二端口网络,建立采用ABCD矩阵描述的端口电流相互关系,进而利用传输线理论建立频域解析模型,将其转化为离散时间模型并给出系统的信号流图,为硬件实现提供基础。以一个四芯传输线系统为例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实测结果对比,端口电流峰值误差不超过6%,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